老在第7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先生醉復吟,長老言不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希深游大字院
- 時既禪禹妃亦老,老淚灑竹無高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愿嚏
- 市人無不驚,此老面黧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一月二十三日歐陽永叔劉原甫范景仁何圣徒
- 雁門歸去遠,垂老脫袈裟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送楊處士反初卜居曲江
- 扶桑枯盡靈椿老,始放堯眉出壽毫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壽寧節祝圣壽
- 鑑中容鬢看看老,夢里榮枯歲歲空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次韻和仲咸感懷貽道友
- 官曹寂寞馮唐老,多羨乘軺澤國行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直館高正言轉運荊湖
- 萬民在涂炭,四老方宴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四皓廟二首
- 妻孥困斗粟,親老無重茵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贈秉放處士
- 跡飄萍渤澥,親老日崦嵫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中條圍解縣,五老煙齪齪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種放徵君一百韻
- 久閑便澹薄,漸老厭諠嘩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次韻和仲咸對雪散吟三十韻
- 官散道孤詩格老,算應雙鬢更皤然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毗陵劉博士
- 誰知戴章甫,終老弄辛酸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射弩
- 黽勉為何事,親老與妻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吾志
- 夜眠朝走不覺老,飯囊酒甕奚足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安秘丞歌詩集
- 西掖永懷王閣老,北門堪嘆扈尚書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閣下詠懷
- 石危蹲虎腳,松老髯龍髯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商山
- 三門遙托跡,五老迥差肩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中條山
- 云孫堪結伴,松老合為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
- 吏隱不求貴,親老不擇祿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朱九齡
- 湯武援干戈,三老誠有譏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不似世人忙里老,生平未始得開顏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無計奈何春又老,堯夫非是愛吟詩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遲老更逢春不老,堯夫非是愛吟詩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情當少日須思老,志在安時莫忘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既稱好事愁花老,須與多情秉燭游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見率野人成七老,野人唯解野疏狂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王安之卿六老詩仍見率成七
- 人老太平春未老,鶯花無害日高眠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盛花吟
- 人生能向此中老,亦是世間豪丈夫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留題水北楊郎中園亭二首
- 光陰有限同歸老,風月無涯可慰顏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世上吟
- 是知佚我無如老,惟喜放懷長似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自述二首
- 忘了自家今已老,卻疑身是少年時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垂柳
- 有花無月愁花老,有月無花恨月孤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花月長吟
- 偷生誠有謂,卻老固無緣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春天
- 方行初下膝,既老遂華顛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長憶乍能言
- 茶飯未成,陳倉老米,滿甕蔓菁。 -- 出自元·關漢卿·【中呂】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(十六首)
-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! -- 出自漢·劉徹·秋風辭
- 潭清蒲影定,松老鶴聲多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同盧校書游新興寺
- 諸侯新起敬,遺老重相尋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滕庶子致仕歸江南
- 疏慵只合疏慵老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菩薩蠻·玉京不許塵容到
- 便思黃帽,同我老山顏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滿庭芳·閑說秋來
- 從教便向東山老,誰知是個中人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少年游·如今田野謾拋春
- 須病尋芳懶春老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感皇恩·常歲海棠時
- 怎得春如天不老,更教花與月相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尉遲杯·去年時
- 芝田高隱去偕老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引駕行·春云輕鎖
- 柴荊故俗真虛老,松菊幽齋已重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寄懷八弟三首
- 問僧何年居,投老四五輩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游信州南巖
- 名山尋勝士,投老終深詣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錢濟明贈感慈長老
- 近臣多白發,此老獨黃冠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黃奉議序致仕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