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7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秋深月清苦,蟲老聲粗疏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秋懷
- 岸亭當四迥,詩老獨一家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至孝義渡寄鄭軍事唐二十五
- 何人是花侯,詩老強相呼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邀人賞薔薇
- 局促塵末吏,幽老病中弦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魏端公入朝
- 還耕竟原野,歸老相扶攜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獻襄陽于大夫
- 今日龍鐘人共老,愧君猶遣慎風波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
- 遠人來百越,元老事三朝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徐大夫赴廣州
- 豈知偕老重,垂老絕良姻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見秦系離婚后出山居作
- 家貧寒未度,身老歲將除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酬包諫議佶見寄之什
- 江湖通廨舍,楚老拜戈船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鄂渚送池州程使君
- 桂寒知自發(fā),松老問誰栽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,過法崇禪師故居
- 炎州日日人將老,寒渚年年水自波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北歸入至德州界,偶逢洛陽鄰家李光宰
- 白發(fā)亂生相顧老,黃鶯自語豈知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春日宴魏萬成湘水亭
- 家空歸海燕,人老發(fā)江梅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酬秦系
- 重見太平身已老,桃源久住不能歸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會赦后酬主簿所問
- 手栽松樹蒼蒼老,身臥桃園寂寂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尋龍井楊老
- 劍寒空有氣,松老欲無心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酬張夏
- 山僧獨在山中老,唯有寒松見少年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尋盛禪師蘭若
- 坐憶故園人已老,寧知遠郡雁還來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端
- 雁過孤峰,猿歸老嶂,風急波翻雪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南康軍和蘇東坡酹江月
- 故園門掩東風老,無限杜鵑啼落花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旅懷
- 垓下雌雄羞故老,長安咫尺泣孤囚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自嘆
- 一年芳草東風老,五月空江夜雨深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閑居和云屋道士
- 斯丘亦樂哉,未老先位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莆陽卓大著順寧精舍三十韻
- 試問何如林家老碧鑒,不知天津橋上復有龍鐘無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林碧鑒相士
- 誰服蘆菔湯,避老亦奚為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白髭行
- 絕域三冬暮,垂老見飄零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第一百七十三
- 邦人多感嘆,諸老半凋零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挽高郵守晏桂山
- 江上斷鴻隨我老,天涯芳草為誰深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用蕭敬夫韻
- 農(nóng)夫無倚著,野老生殷憂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東平路中遇大水
- 垂竿已羨磻溪老,體道猶思塞上翁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金城北樓
- 路長愁作客,年老更思歸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赴彭州山行之作
- 背河列長圍,師老將亦乖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酬裴員外以詩代書
- 野人種秋菜,古老開原田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淇上別業(yè)
- 童閑唯伴鶴,樹老自成槎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幽居書事
- 鄉(xiāng)里兒,東家父老為爾言,鼓腹那知生育恩? -- 出自唐·李紳·聞里謠效古歌
- 傾手奉觴看故老,擁流爭拜見孩提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卻渡西陵別越中父老
- 惆悵白頭為四老,遠隨塵土去伊川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卻望無錫芙蓉湖
- 碧峰依舊松筠老,重得經(jīng)過已白頭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重到惠山
- 塞閑思遠獵,師老厭分營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從軍行(一作李端詩,題云塞上)
- 禁花呈瑞色,國老見星精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雜曲歌辭·皇帝感詞
- 今朝小阮同夷老,欲問明年借幾年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從叔牧永州
- 交疏貧病里,身老是非間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落第后歸終南別業(yè)
- 今朝醉舞共鄉(xiāng)老,不覺傾欹獬豸冠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春日喜雨奉和馬侍中宴白樓
- 唯當學禪寂,終老與之俱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同暢當詠蒲團
- 惟當與漁者,終老遂其私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留別耿湋侯釗馮著
- 唯應理農(nóng)后,鄉(xiāng)老賀君閑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菊潭王明府
- 秋風滿離袂,唯老事唯多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暢當
- 金貂主人漢三老,構(gòu)此窮年下朝早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蕭常侍癭柏亭歌
- 迎車拜舞多耆老,舊卒新營遍青草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張郎中還蜀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