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老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此必前朝老進(jìn)士,開皇大業(yè)不仕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寒山拾得畫像
- 青原有王老,歷世羲獻(xiàn)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送王圣俞戴溪
- 村俗諗父老,古跡按圖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賓旸觀陸右丞王葆真二像
- 飯顆山頭老面瘦,沈香亭北碎顏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康慶之見過醉歸讀予鄙作
- 誤蒙玉堂老,垂顧草廬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張師道慶予七十
- 所至問父老,最苦螟與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訪吳式賢歸賦詩復(fù)以未用韻成篇如前數(shù)
- 心乎愛此老,卜鄰?fù)镩偂? -- 出自宋·方回·改白云庵疏語為李道大
- 不見秋崖老,吾宗尚有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口寄方去言
- 孰能容此老,猶得并諸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會(huì)張仲實(shí)宅得天字
- 愧我屋宅老,朽壁詎堪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會(huì)真吟
- 記者弘齋老,文辭搖斗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汪稱隱海陽船亭
- 衰顏槁悴,老語譫諄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孟君復(fù)仲春來杭相聚三月余一日必三胥會(huì)忽焉
- 萬古推梅老,三辰仰醉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詩思十首
- 苕溪漁隱老,家在績溪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詩思十首
- 鶯聲雖已老,畢竟是鶯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四月一日早聞鶯
- 邊頭失此老□□,□□以致襄陽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郝同知
- 今年七十老,鬢禿無可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劉都事五十韻
- 學(xué)徒尚有老梅否,詩聲千古捋歐九,子其作人舉薦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鄭君舉宣城教諭
- 我醉友能老嚴(yán)灘者,駕風(fēng)驂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九歌圖
- 遷鶯元未老,戰(zhàn)馬漸無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晚晴又賦
- 病須攻此老,窮已極今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雪霽冒寒
- 人間漸少老書生,真贗誰能別舊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(zèng)硯工楊全
- 倚欄閒玩老梧桐,萬變真如一夢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至節(jié)后一日十月二十九日
- 誰忽謂予老朝奉,心知不是贗稱呼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村咱有呼予老朝奉者
- 酒病專欺老,詩材苦欠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月三十日
- 孰非愁里老,聊且醉時(shí)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寒早
- 六十余年老病身,少曾識破世間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俗嘆
- 焉知窮且老,狼狽逃村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歲除夜過白土市不宿夜幾失道田家地臥四十韻
- 勿謂先生老,非熊或遇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黎制干
- 馬兼人并老,仆笑主何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祁門界
- 豈謂身才老,從來意欲西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一月十五日
- 祖燈傳到老盧奴,解道元來一物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達(dá)磨渡江畫
- 老,醉極暫無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夏夜聞?dòng)?/a>
- 佳兒奉親老,高第事師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十一日問政山次劉元煇韻
- 貌比初來老,行因共語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四月二十二日別江州謝送者
- 憶我南湖老,循王又有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宜興張教授彥高
- 眉山萬古老蘇仙,坡潁兒孫世世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三蘇先生族譜俊載帥初為其七世孫撰序
- 我亦七旬老,公為兩歲兄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宗兄端叟再會(huì)武林還暨陽二首
- 山僧窮獨(dú)老無妻,想見愛養(yǎng)如嬰兒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家有白雞蓄之三年矣馴熟可愛謙之讀書山中一
- 吳淞人物老儒宗,閩浙文章屬鉅公。 -- 出自宋·房子靖·秋闈鎖試贈(zèng)趙茂實(shí)
- 寒松一干老蒼蒼,古寺門前歲月長。 -- 出自宋·馮輗·題慈溪慶安寺古松
- 被褐懷寶老不癯,收拾萬卷以自娛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題張季良適性齋
- 休宮致政老年間,廟堂嘗享著袍冠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睢陽五老園
- 潞公四朝老,德望鎮(zhèn)華夷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感事
- 本意苕溪老釣蓬,乘軺來訪玉仙翁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宴建寧知府趙尚書樂語
- 解后澗瀕老,筆力回百川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北澗禪師留別
- 小隱安能老丹嶠,壯懷猶欲上青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史深之入蜀
- 獨(dú)樂園中老居士,沉香亭北謫仙人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飲牡丹
- 為國身將老,逢山眼倍開。 -- 出自宋·耿南仲·延祥寺
- 床下拜龐老,城隅有幽坊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哀呂東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