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4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西鄰幾老革,六博喝雉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雜書十首
- 王道極老謂主靜,儒言陰用佐禪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
- 本無極老謂主靜,不遠復翁言內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
- 最欺吾老者,絕奈后生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五言十首
- 兩邑父老言,至今不改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前歙黟楚□□五首
- 郭郎鮑老元相□,張丈殷兄且自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悲歌五首
- 暑天仍老境,強飯庶無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初夏六首
- 君不見老夫足垠斗天下,臨危豈是趦趄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芙蓉嶺對鏡嶺羊斗嶺新嶺塔嶺賦短歌五首
- 網魚野老何曾覷,豈是心腸木石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橋四首
- 六客三老翁,范張雅善謔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斷河酒樓得花字落字二首
- 不應嫌老迫,更用著愁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至后
- 吾儕數老翁,撰日散游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劉元煇喜予還家攜酒見訪三首
- 五朝遺老冠時賢,家祭猶無掩豆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平心胡祠監見惠生日五首
- 秋崖宗老在,余子眇鄉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方太初三首
- 乾淳一老去非賒,里社游談亦孔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遁翁吳山長孔昭三首
- 江湖垂老死,天地忽風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紅云亭即事五首
- 自知人老宜堅坐,更為春寒倦薄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仁近客興二首
- 載書歸老黃山下,待喚溪翁賃半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仁近客興二首
- 千詩存老筆,二紀掩閒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哭方碧山前惠州同知
- 閴其禪老居西堂,豈有門人拈瓣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日□陪楊明府飲次前韻
- 平生此老世人嫉若讎,至此方知夔一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鄭無貳和予雜言有緣督之句用韻謝之
- 君不見老氏故書教我云,守雌守黑為溪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鄭無貳和予雜言有緣督之句用韻謝之
- 我比絳老今何如,甲子三百六十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初三日甲子雨次日雪上元方立春
- 忽夢一老仙,電眸齒如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放翁詩作
- 雁來秋老江湖落,病感風寒涕唾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月一日稍佳演作五十六字終不及少陵牧之
- 崇觴延老夫,子侄盡擎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回嶺汪明府宅
- 天憐野老饑,初不待人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月二十日雨
- 相形宜老壽,說夢憶升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牛頭嶺下老人
- 少陵一老擅古今,學所從入須黃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江東李提學
- 壽昌葉老獨奇崛,陟孤涉澗負囊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壽昌墨客葉實甫
- 我將歸老紫陽山,尚恐烏大夫之馬幣聘溫生洛之南,聘石生洛之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贈仇二近
- 豈無識老訝此老,不愧妙年兩賢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三月十日西湖之游呂留卿主人孟君復方萬里
- 各欲贍老幼,等死有本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
- 只堪娛老圃,焉用訪名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夢覺聞香
- 五朝遺老四專城,年號凡經十四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平心胡祠監誕日
- 白發一老翁,兀然坐孤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去萍草
- 此聲專老杜,猶俟到夔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說詩
- 許追父老雞豚社,為說猶能醉頰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楊復之歸吾里
- 文章坡老筆,豐度華陽巾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袁興國挽詞二首
- 落成此老來酣飲,酬爵端容據席西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白云李處士于大樗下筑小庵用題王子由書齋韻
- 上以飫老妻,不以毓子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觀食嘆
- 徐閻盧老如相問,向道猶余灑酒巾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周漢東入都并呈徐學士子方閻學士子靜盧學
- 夫人愈老愈優游,發白返黑此之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武寧茶提舉相臺鄭君思恭之萱堂太夫人馮氏大
- 不為終老計,猶作遠行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陳家岡
- 云何此老偏令壽,其或斯文遂有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俞好問慶予七十
- 夫婦偕老兮古無此比,父母俱存兮今誰其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皇甫巨川父年八十八母年八十四歌
- □□攀老樹,蘚石上危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來上人
- 北拱五老峰,西傾九派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晚登會真道堂望廬山大江作
- 簡齋詩老不重生,流月無聲句絕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
- 余生歸老紫陽山,無酒無月俱等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中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