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11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只恨無功書史籍,豈悲臨老事戎軒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雨后凈望河西連山愴然成詠
- 竹翠嬋娟草徑幽,佳人歸老傍汀洲。 -- 出自唐·何扶·送閬州妓人歸老
- 黃絹外孫翻得罪,華顛故老莫相嗤。 -- 出自唐·盧肇·被謫連州
- 每憶家山即涕零,定須歸老舊云扃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寓題
- 禹鑿故山歸未得,河聲暗老兩三松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上司空員外
- 劉毅暫貧雖壯志,馮唐將老自低顏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晚樓寓懷
- 闊步文翁坊里月,閑尋杜老宅邊松。 -- 出自唐·何贊·書事
- 晝漏漸長無一字,坐披黃老味天真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太皇太后合春帖子
- 向太行山下覓菟裘,吾將老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滿江紅·名利場中
- 但時時、頻把鏡來看,人將老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滿江紅 和張文*
- 著甚干忙,人生只合糟北老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點絳唇 酒贈申元帥
- 看太華峰頭,花開十丈,吾老尚能去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摸魚子 洹堂盆池紅日蓮開,予適臥病城居,
- 又安知、桑田變海,竟飄零、老去雪盈顛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八聲甘州 寄無錫錢夢弼 此下丁藏付藏鈔本,
- 秋風無情摧萬物,芙蓉亦老胭脂腮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和顧仲瑛金粟冢燕集
- 東風二月舊江南,庾郎暗老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西河 一春索居味殊惡,賦此紀懷 以上四印齊
- 云外山高龍虎踞,人間松老鳳凰棲。 -- 出自元·柯九思·送趙虛一還金陵書虞翰林詩后
- 三館俊游,百銜高選,翩翩老阮才名。 -- 出自元·趙可·望海潮 發(fā)高麗作
- 常處常清常靜,休持論、返老童顏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滿庭芳·一點靈明
- 幾戲影棚邊,隨人鼓笛,賀老當場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再和何侍御前府韻,前章所謂變風
- 錦繃驚出玉麟兒,道釋氏、老君親送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鵲橋仙 大德辛丑歲八月初四日壽平章相公夫
- 問何當、棕鞋桐帽,率先九老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金縷歌 壽胡澗泉憲僉二月七日
- 年年春草又綠,看花人自老,遺恨天遠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臺城路 和師言送春
- 詞華今度尚在,奈相如漸老,無計重賦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齊天樂 與周可竹會飲和韻
- 料裁云縫霧,應自有、知心老嫗,相與平章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渡江云 題鄭天趣三湘集
- 翠幄漸凋槐影瘦,紅衣半老蕖香淺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滿江紅 秋日
- 擬招隱羊裘,尋盟鷗社,投老漁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木蘭花慢 和馬昂夫
- 誰書此歌為侯贈,文章閣老吳興公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趙子昂書杜少陵魏將軍歌贈錢雪界萬戶
- 曾共殘僧披舊跡,尚憐故老話前朝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送僧游杭
- 新都縹緲高若懸,上灘三老分青錢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上灘行
- 敷宣朝旨達君恩,淮陽父老私有言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送韓援赴闕
- 芙蓉花開滿高岸,還如杜老蜀江邊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醉書壁
- 數(shù)畝山田是吾志,與君終老飯香粳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懷邢處士參
- 家累關心難共語,功名垂老不堪評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錫山夜別閑孟子薪彥逸及從子宜之兒子杭之二
- 金烏玉兔走如梭,看看的老了人呵。 -- 出自元·阿里西瑛·【商調(diào)】涼亭樂 嘆世
- 大野人稀空草媚,江山客老幸牛騎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放牛之二
- 賴有阿連沾寸祿,我慚到老一來休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上東山墳寄敬之弟
- 樽味阻陪曹相國,帶圍空老沈尚書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答并州經(jīng)略太尉相公元日見寄
- 賦苑竹荒沈舊賞,書郵梅老怨殘年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感懷寄進士胡肅
- 城旦千條紛未舉,始知黃老得名言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受詔論次令文逾月綱條未舉
- 野澤蒲深初類堞,壞垣苔老半成衣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夏日北溪亭上
- 寶構(gòu)沈沈夕霧迷,儒林俊老出分麾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龍圖燕待制出守梓潼
- 游困歸來訪粟園,粟園樹老再生孫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訪粟園有感
- 昔日儒衫今武車,重來耆老尚奔趨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再過陽朔寄人
- 還對春風驚節(jié)物,漫思野老傍林邱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次韻奉酬
- 白發(fā)逢春今更勇,清吟徹老莫辭勞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寄勉沖晦速和拙作
- 渦水春深戰(zhàn)未停,廬山秋老夢方寧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贈彭術士
- 色要如童長不改,學須似老始多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二十一弟壽二首
- 三君合謀奏天公,急羈此老勿使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高風臺歌
- 獨上吳淞第四橋,憶隨鄭老駐蘭橈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過淞江憶鄭虞任
- 地接鄉(xiāng)關猶晝錦,人從國老借元龜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代王侍郎送程尚書赴信州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