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6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彩鳳搖搖下翠微,煙光漠漠遍芳枝。 -- 出自唐·葛鴉兒·會仙詩
- 朱青自掩映,翠綺相氤氳。 -- 出自唐·道恭·出賜玄奘衲、袈裟衣應制
- 逍遙此中客,翠發皆長生。 -- 出自唐·司馬退之·洗心
- 紅樓壓波起,翠幄連云張。 -- 出自唐·水神·霅溪夜宴詩(申屠先生獻境會夜宴詩)
- 名今編戶籍,翠過葉生稀。 -- 出自唐·輔國將軍·為劉洪作
- 素魄初圓恨翠娥,繁華濃艷竟如何。 -- 出自唐·陳宮妃嬪·與顏濬冥會詩
- 滿目綺羅珠翠。 -- 出自唐·尹鶚·金浮圖·繁華地
- 窗影修篁搖翠葆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漁家傲·窗影修篁搖翠葆
- 昨夜庭梧隕翠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如夢令·昨夜庭梧隕翠
- 楊柳樓臺鎖翠煙。 -- 出自元·趙雍·浣溪沙
- 自笑愚公住翠微,長年無事掩荊扉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閑適二首
- 林上數峰嵐翠。 -- 出自元·王容溪·如夢令 朱存理鐵網珊瑚卷四
- 陡覺夜涼侵翠被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謁金門 秋望
- 綠鬢低低壓翠鈿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小重山 擬梅 尊前贈妓
- 一夜冷風入翠幢,夢魂長是繞湘江。 -- 出自元·張遜·無題
- 雁蕩接銀漢,翠涌生高寒。 -- 出自元·柯九思·送林彥清歸永嘉
- 翚飛樓閣深翠隱,獸群遠跡人煙近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題趙善長為李原復所畫山水
- 青蘩春薦豆,翠柏寒動棨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游昆山懷舊傷今(一首)
- 地涌叢林小翠屏,海吞孤嶂半螺青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同誼書記游查山留題凈無染西南林壑
- 有客抱琴穿翠麓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蝶戀花·過雨春波浮鴨綠
- 宮鬢蛾兒雙翠葉。 -- 出自元·王庭筠·清平樂 應制
- 金盆水不暖,翠雀啄晴苔。 -- 出自宋·王予可·句
- 翠雀銜云墮翠蕪,砥峰倒影臥平湖。 -- 出自宋·王予可·南園湖石
- 到仙園,松筠翠,牡丹紅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上平西·到仙園
- 檻外窗前橫翠影,幽雅真非尋俗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無俗念 本名念奴嬌 詠竹,謹繼長春真人韻
- 未去權依,積翠與明霞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悟南柯 本名南柯子 和常顯之
- 五峰挺秀,滴翠嵐光膩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心月照云溪
- 日燦晴空落翠霞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益壽美金花
- 步林泉、深入翠云中,樂清閑一世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連理枝
- 夜橫琴高隱翠微間,看月印寒泉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賀圣朝·道人幽趣
- 淡秋滿陪京,翠華南狩,萬騎**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伏聞鑒輅近在山北,以疾不能前迓
- 一柱華峰,綠翠似、芙蓉金削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滿江紅 至元二一年歲次甲申,二月二十八日
- 但得城頭晚翠,何須席上春紅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木蘭花慢 同濟南府學諸公泛大明湖
- 江風遠,吹皺翠羅漪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最高樓 又前韻
- 幽居好,煙靄翠生漪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最高樓 既作此詞,有懷張秀實公子幽居,復
- 天意似嫌紅翠擁。 -- 出自元·劉因·木蘭花·錦云十里川妃供
- 獨有柏屏蒼翠,便似南華大椿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太常引 壽李丞相
- 今朝湖光山翠,喜有碧桃玉藕,壽酒得重陪。 -- 出自元·胡炳文·水調歌頭 為揚志行壽 強村最書用明刊云峰文
- 菊水粼粼生翠霧,蓉簾半卷西風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臨江仙 戲留友人 以上見喜靖刊本桂隱詩集卷
- 愛晴影**,翠陰狼藉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臺城路 壽戴剡源
- 重碧先拈翡翠杯,戲彩低*鴛鴦錦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魚游春水 壽徐仁靜其 樂魯常
- 恐鶯老花殘,翠嫣紅減,辜負春游。 -- 出自元·吳氏女·木蘭花慢 和鄭禧
- 且向尊前呼翠袖,歌取陽春白雪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大江東去 登鯨川樓
- 怨東風、紅消翠減,比向來、渾是老西施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八聲甘州 戊申再到西湖
- 柰兒家、天寒翠被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燭影搖紅 紅梅
- 獸爐沉水煙,翠沼殘花片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塞鴻秋
- 劫火殘灰填翠沼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鳳棲梧 吳山尊勝塔寺
- 十二修鬟流翠結。 -- 出自元·貫云石·蝶戀花 錢塘燈夕 永樂大典卷二萬三百五十四
- 北地佳人劉翠仙,獨當旗鼓若臨邊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為海客索贈鼓娘劉翠仙
- 更待拱柏啼翠羽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八月十三日會葬恪士西湖吉慶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