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6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棗葉雙扉詢翠袖,柳根一面護黃樓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徐州(將登黃樓,問棗下之婦)
- 月帔星冠敞翠屏,白腮紅頰兩眉青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謁小姑廟
- 十里煙光濕翠苕,二分春色到花朝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(五首。并序)
- 錦車沖鳥穴,翠眊度雞田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出塞(地名,六朝體也)
- 眉嫵春山學翠,臉疑秋水為神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會津門觀江漲望小市人家戲作
- 露濕暗香珠翠冷,赤欄橋上待歸鴻。 -- 出自明·張紅橋·紅橋和詩
- 看我扁舟望翠微。 -- 出自清·厲鶚·歸舟江行望燕子磯作
- 治平寺南湖翠昏,柳枝茭葉見灘痕。 -- 出自清·錢載·望石湖
- 十二層樓倚翠空,鳳鸞相對立梧桐。 -- 出自唐·宋若華·嘲陸暢
- 樹色參差隱翠微,泉流百尺向空飛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幸韋嗣立莊應制
- 夾道傳呼翊翠虬,天回日轉御芳洲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奉和興慶池戲競渡應制
- 聳秀萬尋連翠嶠,澄明一派接靈泉。 -- 出自唐·張齊賢·贈賀蘭棲真
- 共怪滿衣珠翠冷,黃花瓦上有新霜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宮詞三十首
- 回首春又歸,翠華不能待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蘭昌宮
- 日光去此遠,翠幕張如霧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上巳日
- 世眼爭知蒼翠容,薜蘿遮體深朦朧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靈松歌
- 澹蕩光中翡翠飛,田田初出柳絲絲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湖上逸人
- 鏡中不見雙翠眉,臺前空掛纖纖月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秋夢行
- 千丈松蘿交翠幕,一丘山水當鳴琴。 -- 出自唐·張易之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此日相逢眉翠盡,女真行李乞齋糧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子夜
- 甘棠密葉成翠幄,款鳳不來天地塞。 -- 出自唐·僧貫休·雜曲歌辭·君子有所思行
- 繞屋扶疏聳翠莖,苔滋粉漾有幽情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題十三弟竹園
- 偶至無塵空翠間,雨花甘露境閑閑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登甘露臺
- 秋日聞蟲翡翠簾,春晴照面鴛鴦水。 -- 出自唐·王諲·后庭怨
- 窈窕玉堂褰翠幕,參差繡戶懸珠箔。 -- 出自唐·張柬之·雜曲歌辭·東飛伯勞歌
- 黃花玩初馥,翠物喜盈斟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九日陪樊尚書龍山宴集
- 每到夕陽嵐翠近,只言籬障倚前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裴十六廳即事
- 鑾輿上碧天,翠帟拖晴煙。 -- 出自唐·武平一·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
- 竹引絲隨裊翠樓,滿筵驚動玉關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即席
- 曉吹翩翩動翠旂,爐煙千疊瑞云飛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花外欄桿壓翠檐,水邊金閣半垂簾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黃龍盤吉仗,翠鳳繞哀珉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濮安懿王夫人挽詞二首
- 千峰若聊環,翠色不可解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白鷺亭
- 便有東風來翠幕,別翻新曲度瑤池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王宣徽冬燕
- 畫省宵間空翠幬束如窮兔離新罘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圣俞莫登樓
- 彩旗臨鳳闕,翠幕繞龜津。 -- 出自唐·宗楚客·句
- 江柳弄風顰翠黛,山光著雨濕臙脂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漁者
- 向苑云疑承翠幄,入林風若起青蘋。 -- 出自唐·韋元旦·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
- 霧隱長林成翠幄,風吹細雨即虹泉。 -- 出自唐·薛曜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朱旗巡漢苑,翠帟俯秦墟。 -- 出自唐·蕭至忠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馀字
- 晨蹕凌高轉翠旌,春樓望遠背朱城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奉和春日幸望春宮
- 素暉射流瀨,翠色綿森林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寂·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
- 躋險入幽林,翠微含竹殿。 -- 出自唐·張翚·游棲霞寺
- 看取海山寒翠樹,苦遭霜霰到秦封。 -- 出自唐·元載·別妻王韞秀
- 嵐氣肅兮巖翠冥,空陰虛兮戶芳迎。 -- 出自唐·盧鴻一·嵩山十志十首·洞元室
- 草樹綿冪兮翠蒙蘢,當其無兮庭在中。 -- 出自唐·盧鴻一·嵩山十志十首·冪翠庭
- 縹囊披錦繡,翠軸卷瓊琚。 -- 出自唐·常袞·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
- 谷口停驂上翠微,五云宮殿闢金扉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洞霄宮
- 暮云暗、遙山翠。 -- 出自宋·關詠·迷仙引·春陰霽
- 千騎臨流搴翠帷,萬人擁道出重城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端午出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