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4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筆端紅翠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減字木蘭花·筆端紅翠
- 慶娘顰翠眉,春瘦怯羅衣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題二小姬扇二首
- 吹箭落翠羽,垂絲牽錦鱗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湖上言事寄長城喻明府
- 吟緣橫翠憶天臺,嘯狖啼猿見盡猜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過商山
- 書囊山翠濕,琴匣雪花輕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鄔傪之洪州覲兄弟
- 一片山翠邊,依稀見村遠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望遠村
- 步搖珠翠修蛾斂,膩鬟云染。 -- 出自唐·毛熙震·后庭花(或加玉樹二字)
- 熏爐蒙翠被,繡帳鴛鴦睡。 -- 出自唐·牛嶠·菩薩蠻·舞裙香暖金泥鳳
- 羅幌卷,翠簾垂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三字令
- 荷露墜,翠煙輕,撥剌游魚幾個驚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漁父歌二首
- 荷露墜,翠煙輕,撥剌游魚幾處驚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雜歌謠辭·漁父歌
- 一團青翠色,云是子陵家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閏春宴花溪嚴侍御莊
- 弄珠拾翠盈盈,倚蘭橈,眉黛蹙。 -- 出自唐·徐昌圖·河傳·秋光滿目
- 半妝珠翠落,露華寒。 -- 出自唐·薛昭蘊·離別難·寶馬曉鞴雕鞍
- 懶修珠翠上高臺,眉月連娟恨不開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東都望幸
- 萬家珠翠還爭賞,一郡笙歌又是狂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維揚秋日牡丹因寄六合縣尉郭承范
- 庭松偃翠蓋,澗泉潄金沙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表玄師歸縉云有懷故雄阇黎成轉韻六十四句
- 怨眉顰翠羽,危涕迸朱弦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前檻十二韻
- 麝臍薰翠被,鹿爪試銀箏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宣曲二十二韻
- 涼風拂翠幙,隴月向人圓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試院感懷
- 攀花擷翠當時事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虞美人·瑤琴一弄清商怨
- 鸞屏掩,翠衾香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春光好·鸞屏掩
- 滿身空翠不勝寒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虞美人·越羅巧畫春山疊
- 靈根盤翠崖,老作蛙蚓蹙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度芙蓉嶺
- 雙雙蛾翠顰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菩薩蠻
- 君不見翠華南渡江,江路八百里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士特贈筆
- 怒若抽翠筍,端如立瑤簪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為獨醒有詩因次其韻
- 偷傳翡翠歌中意,暗合鴛鴦夢里身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鷓鴣天·收拾眉尖眼尾情
- 七蓂余翠,半月流素影徘徊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水調歌頭·清霜洗空闊
- 悶紅顰翠,惜流年、忍對艷陽時節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念奴嬌·悶紅顰翠
- 醉紅濕翠,春意釀成愁,花似染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驀山溪·鶯鶯燕燕
- 醉紅宿翠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清平樂·醉紅宿翠
- 睡紅顰翠春風面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虞美人·醉尋芳草城頭路
- 萬紅千翠盡春光,若比此情猶自薄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玉樓春
- 眉山遠翠,臉暈微霞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柳梢青·云髻盤鴉
- 紅巾銜翠翼,早弱水茫茫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玉簟涼·秋是愁鄉
- 玉簾寒、翠痕微斷,浮空清影零碎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摸魚兒·玉簾寒
- 早又是,翠蔭蒙茸,一似一枝清絕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疏影·瓊妃臥月
- 紅纓懸翠葆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三姝媚
- 煙嵐凝翠重,霜樹濺紅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臨江仙·鼓棹正逢江雪霽
- 露梢抽翠交新竹,風葉翻紅颭嫩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夏月自六安舟行還安豐
- 清風鳴翠篠,疏雨濕紅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黃梅驛舍壁間
- 遙山掃翠云初斂,芳草鋪青路欲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再和董令升雪二首
- 圓荷作翠蓋,掩映秋水碧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白蓮池
- 豈惟蒼翠實相似,溫潤清越璠璵姿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
- 六峰環翠繞金藍,下馬初嘗一酌甘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大泉寺
- 護寒添翠幕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謁金門·春索寞
- 可庭軒、翠梧蔭綠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金蕉葉·沈煙篆曲
- 云衣拖翠縷,易零亂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雨中花/夜行船
- 陡寒生翠幕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瑞鶴仙·陡寒生翠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