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3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云薄翠微外,禽歸莽蒼前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晏相公湖上泛舟賦
- 宴洽翠娥連象榻,夜寒嬌鳳泥銀黃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寄秦川馬從事
- 千章翠木云間寺,百丈清江雪后船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劉景元觀察守襄陽
- 涼滿翠竹浮,陰連芳樹重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西軒欲雨同諸君偕賦
- 蒼崖翠壁風流在,杰閣隆樓指顧新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贈香嚴敷老慧照上人
- 青松翠筱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減字木蘭花·青松翠篠
- 斜紅翠疊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減字木蘭花·斜紅翠疊
- 紅旌翠節下蓬宮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桂殿秋·秋色里
- 鳳尾翠搖雙葉短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玉樓春
- 搖金翠、玲瓏三島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金蕉葉·叢霄逸韻祥煙渺
- 山遠翠光微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朝中措·吳松江影漾清輝
- 裊裊翠□□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訴衷情·閑中一篆百花香
- 永日翠籠相并睡,豈無魂夢到滄州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觀所養鸂鶒
- 白沙翠竹長干寺,綠水朱樓白下城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盡道翠眉愁未展,不應猶憶楚襄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大仙廟
- 瑯玕翠餅敲玄笏,老我殘磚直愧渠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川墨送兩馮君
- 綠尊翠勺,約秋風、一醉小樓先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夢著翠霞尋好句,新雪闌干獨倚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賀新涼/賀新郎
- 暖酣翠袖倚清妍,露洗輕紅待舉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海棠
- 不直翠眉親唱與,故應無分學彭宣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戲簡王尉
- 夢中翠鳳飛來雙,駕言后土遜名邦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用韻酬朱行甫
- 碧桐翠竹夜生寒,折揚皇華何足道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曹實聽舅氏彈琴
- 老石翠嵐濕,古篆蒼蘚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夜夢至何許巖壑深窈石上苔痕隱起如小篆有僧
- 憐君翠染雙蟬鬢,鏡里朝朝近玉容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詠云
- 含風翠柏,雙崖爭長,千株競秀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水龍吟·春興昊天空闊初晴
- 虛心翠竹,稟天然、一氣生來清獨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俗念 竹
- 兩株翠柏參天起,千畝渭川煙雨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摸魚子 秋仲一日,李具瞻待御偕予過天慶觀
- 遙瞻翠華近,紅日照盤龍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胡古愚擬宮體
- 尚可翠鸞輕舵試,徐過玉蝀一橋彎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坐冰床至悅心殿
- 萬葉翠繁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將軍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堂
- 鮮花翠柏喜同堂,澄海春風百卉香。 -- 出自·老舍·汕頭行 贈澄海藝香潮劇團
- 平橋翠竹清如水,曉日白蓮香到根;籬外桑麻詩境里,柴扉不掩傲朱門。 -- 出自·老舍·沫若先生邀飲賴家橋
- 番番翠蔓纏松上,粲粲朱梅入竹花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次韻和縉叔游仲容西園二首
- 枝帶翠煙深夜月,魂飛錦水舊東風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杜鵑花得紅字
- 不將翠袖卷紗紅,怪得陳玄奪化工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水墨海棠
- 苔侵翠壁應全遍,果熟青林已暗生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游城西故趙尚書果園與蕭文明李士常陳玉汝潘
- 瓊臺翠閣何森爽,院柳庭花敢爭長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學士柏
- 風傳翠筿聲先到,雨換青松葉未知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春興(八首)
- 丹崖翠壁盡仙梯,不用囊中大藥資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仙掌
- 清風翠陰動,羽扇日接籬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筍
- 青楓翠竹春屏葉,白藕紅菱曉鏡花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賦江郊漁弋
- 君平翠虯姿,聳身蒼梧淵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送向和卿還京
- 入深翠濕衣,緣高香襲襪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秦淮斗草篇
- 采旄翠旌,流蘇葆羽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號八首
- 孔蓋翠旌,降集于庭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祀先蠶六首
- 永望翠蓋逐流云,自茲率土調春令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祀風師樂章·送神
- 云凝翠蓋,風焰紅旌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太清宮樂章·煌煌
- 山為翠浪涌,湖拓碧天開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登南恩望海臺
- 玉釵翠羽飾,羅袖郁金香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李員外秦援宅觀妓
- 妝樓翠幌教春住,舞閣金鋪借日懸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侍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