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石肥滯雨添蒼蘚,松老涵風落翠花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簡寂觀
- 路人莫問歸何處,穿入白云行翠微。 -- 出自唐·許宣平·負薪行
- 至今猶有長生鹿,時繞溫泉望翠華。 -- 出自唐·嵩岳諸仙·嫁女詩
- 尋思往日椒房寵,淚濕夜襟損翠鈿。 -- 出自唐·張太華·葬后見形詩
- 氣霾祠宇連江陰,朝日不復照翠岑。 -- 出自唐·裴谞·儲潭廟(大歷三年戊申歲)
- 丹臉膩,雙靨媚,冠子縷金裝翡翠。 -- 出自唐·尹鶚·撥棹子·風切切
- 平潮晚影沉清底,遠岳危欄等翠尖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句
- 東南一境清心目,有此千峯插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桐柏觀
- 中天日月迂黃道,滄海風云冷翠華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錢塘春感六首
- 西湖館舍開新秋,三峰倒影紫翠流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奉陪杭右丞程禮部以文宇文憲僉子貞魯縣丞道
- 中天日月迂黃道,滄海風云冷翠華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錢塘春感(六首)
- 天地青蠅擾擾,只依舊、歲寒蒼翠。 -- 出自元·馬需庵·水龍吟 贈人二首 以上三首見永樂大典三千零
- 六宮簾幕金鸞冷,露濕晨煙啄翠苔。 -- 出自宋·王予可·馴鶴圖
- 游山無處浣塵埃,出郭尋幽入翠苔。 -- 出自宋·王予可·題靈隱寺
- 隨緣任運,云水作生涯,青松下,翠筠中,別有真滋味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驀山溪·男兒一志
- 桃花笑日開紅錦,門柳垂絲裊翠煙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鷓鴣天 春
- 青松瑟瑟,風送短笛聲,寒溪畔,翠微間,依約人間住。 -- 出自元·冀國公主·騫山溪 游靈源山
- 爭似橫江樓上,入簾櫳、好山供翠。 -- 出自元·曹光輔·水龍吟 附見四印齋本天籟集卷上內。原題云
- 泉流復出,其深可厲,回風瀟瀟,翠萍盈沼,邦人以為神來之兆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舜泉在濟南城中,自壬子年水去來不
- 歸去來兮,東樓南浦,爛醉何妨翠袖扶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張君周卿將赴濟南提刑經歷,出示樂
- 誰知聳壑昂霄意,春樹漫搖柔翠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摸魚兒 次韻謝張古愚
- 千年黃鶴歸來晚,山色漫留眉翠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摸魚兒 次韻謝張古愚(原作謝張思古據景元
- 雨余不遣濃云散,猶向前山擁翠微。 -- 出自元·楊載·宿浚儀公湖亭
- 人生有幾勝選,苦不分、千金換翠蛾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大圣樂 至日與周晴川兄弟會飲
- 花邊嬌月靜妝樓,葉底滄波冷翠溝,池上好風閑御舟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一半兒
- 玉闌西畔春如海,擬倩東風整翠翹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朱伯徽自溪南攜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絲海棠醉
- 與君同里揚州棹,臥看長天入翠微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別劉希敬
- 波臣莫織青絲網,自有銀輪翡翠鉤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春心相惜最相親,湘葉忩忩換翠裙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牡丹詩十首
- 江南梅早多紅帶,渭北山寒少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對酒
- 村煙城樹遠依依,解指青溪與翠微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江行俳體
- 去來星女擲靈梭,夭矯天魔翻翠袖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峨嵋道人拳歌
- 何由盡會蒼蒼意,時復攜筇上翠微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退居近墅
- 苦吟幾度成華發,默坐連宵憶翠微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曦照上人
- 隱之曾飲肯為非,今古泓澄照翠微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貪泉
- 一辭鑾署守英蕃,兩見廬峰媚翠樽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召入翰林別同僚
- 言詩擊節兼風義,且欲因聲附翠珉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提刑張司封同年垂訪別郡以詩為謝
- 義輪亭午爍炎威,溪上軒窗匝翠微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夏日北溪亭上
- 風長日暖東君醉,無限宮娃失翠鈿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再到小園見落花有感
- 溪齋元巳得嘉賓,曲曲煙渠逗翠淪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流杯小宴偶成拙詩奉呈運使王密學紫微韓舍人
- 昏沈嶺霧吞斜日,寂寞溪煙壓翠蒲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陰晦殘春可惜二首
- 江城吏隱敞朱扉,旋筑高臺望翠微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靜臺
- 行人自笑高花外,倦客方吟積翠間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伯父新園
- 好風疏雨淪紅塵,收拾殘花作翠陰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春陰二首
- 飄飄南極上明星,浩浩東風入翠醽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方太君生日
- 龍胡九鍤閉玄扉,虎落千年護翠微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阜陵復土詣重華奉慰遇雪不勝哀愴
- 停車欲問當時事,紅日翩翩下翠煙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還過郢城
- 歸帆拂掠皖公山,一路青峨立翠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雁汊望舒州山
- 一春官府倦樊籠,飛墮浮嵐紫翠中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春日湖上
- 臨津臺殿似蓬萊,柳色荒涼鎖翠苔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靈芝寺避暑因攜茶具汎湖共成十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