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波頭浪語臉紅潮,鏡面頻思眉翠暈。 -- 出自宋·陳云厓·玉樓春
- 小亭八尺石為臺,占綠圍中作翠堆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賦家山夕秀
- 千山佳氣供紅旆,一道仁聲賴翠軺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對應致語口號
- 它年學得香山士,定結茅庵入翠屏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過廬山
- 近儒作記存東廡,一丈寒碑立翠苔。 -- 出自宋·徐寶之·題荊公祠
- 喜鳳釵、才卸珠幡,早換巧梳描翠。 -- 出自宋·趙崇霄·東風第一枝·妒雪梅蘇
- 無塵明鏡太玲瓏,匣向周遭紫翠中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峽山全清閣
- 此來莫訝憑欄久,杰閣新成拂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四月十五游僧寺
- 龍門鑿破碧天池,呈佛高峰插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峽山飛來殿
- 畫樓紅濕斜陽,素妝褪出山眉翠。 -- 出自宋·翁元龍·水龍吟·畫樓紅濕斜陽
- 窗涵遠色明丹篆,鐘冒嵐煙入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游善區寺
- 間收末利熏藤枕,自插芙蓉繞翠廚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鷓鴣天·鳳尾鬟香再疊梳
- 昭陵繭紙今何在,空有梅花點翠珉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山陰蘭亭
- 溪流回合逗方池,軒檻前臨面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白云莊四首·懶歸閣
- 楊花做了香云夢,化池萍、猶泛翠釧。 -- 出自宋·張樞·戀繡衾
- 水流東北交虹去,山自西南擁翠來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題信豐縣覽秀亭
- 細認得凝妝,點脂勻粉,露蟬聳翠,蕊金團玉成叢。 -- 出自宋·楊纘·八六子·怨殘紅
- 平疇雨過稻花香,草木風前舞翠光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豫章道間
- 風掀晴空作頑冷,雪欲成冰漫翠嶺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西山雪嶺
- 正流水蕩紅,暗通幽徑,嫩篁翻翠,斜映回墻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風流子·殘夢繞林塘
- 芰荷香滿鴛鴦宿,楊柳陰濃翡翠藏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侍趙別駕宴壽樂堂
- 樂有鈞天九奏,尊有仙家九醞,翠釜紫駝珍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水調歌頭·叔父茅封貴
- 高牙大纛船如屋,又少甚笙歌,翠云簫鼓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法曲獻仙音
- 遠山如簇,對樓前、濃抹淡妝新翠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酹江月/念奴嬌
- 歸鴉澹澹夕陽閒,窅窕樓臺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飲百花洲四首
- 毳蟲自得餐松訣,一掃四山寒翠禿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偕仲退周南翁登曲島山分韻得曲字
- 湖光門外草連空,萬壑千崖紫翠叢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言懷
- 閶門北去山如畫,有日同師步翠微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云屋上人久別承寄以詩次韻謝
- 死條節節蕃春信,生意枝枝蓊翠陰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重榮檜
- 倚空窗戶不曾扃,兩眼風煙障翠屏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江湖偉觀
- 花仙五色自迎逢,翅翼翔霞濕翠籠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金鳳花
- 直須第四番開過,都灑秋愁落翠叢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茉莉花
- 真珠瓔珞鴛鴦殿,白玉屏風悲翠簾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天竺觀音
- 思仙廨竹招蒼鳳,學老溪梅縛翠虬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重嘆
- 九峰不受夕暉掩,杜牧一亭空翠微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舟上望九華山
- 園門當路掩清華,喬木靈根裹翠霞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水月園
- 理公著腳五峰前,樹石蒼浮滴翠涎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飛來峰
- 無訟堂深晴畫永,簾卷鵝山濃翠。 -- 出自宋·趙師律·念奴嬌·鏡天露洗
- 畫眉無墨把燈燒,豈識宮妝與翠翹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田家 其七
- 畫眉無墨把燈燒,豈識宮妝與翠翹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田家十絕
- 溪南風物照窗扉,溪北蘭舟纜翠微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次翁正叔溪山勝游之韻
- 去年清富屢求詩,今日憑闌約翠微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清富樓
- 四廂夜月封朱戶,兩院春風鎖翠蕪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倪尚書生祠
- 誰知古是與今非,閑躡青霞與翠微。 -- 出自·***·吟
- 水開長鏡引諸巒,春洞花深落翠寒。 -- 出自唐·陳翊·郊行示友人
- 應知子建憐羅襪,顧步裴回拾翠釵。 -- 出自唐·范元凱·章仇公席上詠真珠姬
- 動中會取歸根意,雨過白云橫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即事六絕
- 近來曾與二三子,準擬誅茅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
- 魚龍悲嘯吹白浪,煙靄吐吞蒙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許尉小洞庭韻
- 山頭草木生光彩,玉節曾行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王右司游南岳三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