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11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往歲曾游弄水亭,齊峰濃翠暮軒橫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池州陳使君見示游齊山詩因寄
- 怪得美人爭斗乞,要他秾翠染羅衣。 -- 出自唐·成彥雄·柳枝辭九首
- 首出崔嵬占上游,迥存濃翠向荊州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石首山
- 三閣相通綺宴開,數千朱翠繞周回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陳·三閣
- 黃昏慵別,炷沉煙,熏繡被,翠帷同歇。 -- 出自唐·尹鶚·秋夜月
- 思齋何處未歸來,想只在、翠紅鄉里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鵲橋仙 同李云松宣慰過思齊,宣慰值出,書
- 天上廣寒宮闕近,金晃朗,翠**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江城子 飲海子舟中,班彥功招飲斜街,以此
- 憶昔乘軺江右,目斷丹霞翠壁,底事走**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調歌頭 題蕭獨清山水勝處
- 老虹青紅疏雨外,遠山紫翠斜陽里。 -- 出自元·吳景奎·滿江紅 歸故居答楊潤之
- 持杯與、山為壽,便展開、修翠恣疏慵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木蘭花慢 題蛾眉亭 善作眉嫵
- 玉露細搖金縷,香霧輕籠翠葆,折下一天秋。 -- 出自元·張遜·水調歌頭 玉山名勝集
- 回首故山荊棘外,幾年空翠鎮煙霏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秋感(六首)
- 回首望高城,記西山、重重翠掃。 -- 出自元·馬需庵·驀山溪 寄完州諸公 以上六首見永樂大典卷一
- 明月來時,浮云飛盡,千古翠屏宜晚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 以上強村叢書,用吳伯宛據西泠詞萃
- 仙根借暖,定應不待,荊王翠被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賦秋日紅梨花
- 彩*浮空,鳴鼉聒晝,十里翠紅相接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喜遷鶯 永嘉思遠樓端午(原脫永嘉思遠樓五
- 暖風輕約行塵,草色一川翠涌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東風第一枝 送人
- 早隱隱征帆,湖光瀲滟,山翠參差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木蘭花慢 餞佟伯起赴江西參政任
- 滿目玉塵風舞動,銀峰鋪翠云軒。 -- 出自元·高道寬·臨江仙·寶劍重磨光色顯
- 明月樓前,睹個金蟬,飛舞翠峰明宇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日月高奔
- 琪樹瑤花,遍滿虛無真景,翠紅相列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 以上二十首見嗚鶴余音卷二
- 下界云霞招杖屨,夕陽紅翠動杉松。 -- 出自清·劉光第·華嚴頂
- 最念春風嘗酒處,梅酸筍翠后溪頭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句
- 夢魂勝境飛難到,吹把以翠微詩細看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幽居
- 落日殘霞映綺疎,群山橫翠壯規模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題丹青閣
- 六宮每從鸞輿到,遺珠落翠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華清宮詞
- 上綴珠璣為屋蓋,旁堆翡翠作屏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憶母
- 林木千重閉郡樓,西山濃翠去無由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相州官舍
- 傍砌疏篁手自栽,數竿蒼翠勝花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新栽竹
- 移去群花種此君,滿庭寒翠更無塵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庭竹
- 杜若谿邊待釣船,怨紅傷翠助鸝鵑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江南春
- 吾家泰山徂徠間,濃嵐潑翠粘衣冠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范曙赴天雄李太尉辟命
- 扁舟載酒渡江水,千山軟翠昏樓臺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
- 消得好烏巢屋上,旋移空翠入窗間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王恭父校書新辟書軒
- 天將奇觀留東南,波織翡翠山堆藍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同魏茂先潘茂洪泛湖終日
- 船子不來同載我,卻驚翡翠出蘭苕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南湖書齋
- 近挹荷香供幾案,遠邀山翠入軒窗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寄題戴氏別墅
- 風定波濤收萬壑,云歸紫翠山千山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再用韻戲答陳仲思
- 溪落舊痕枯野埠,樹浮空翠濕危欄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北山道中
- 宋國衣冠春草綠,趙宮珠翠野花開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古杭感事
- 南北高峰叫杜鵑,斜陽浮翠斷橋邊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西湖
- 象爐紅熾狻猊影,氍毹軟翠鴛鴦并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漢宮冬詞擬溫庭筠
- 山僧愛此來誅茅,盤郁蒼翠當檐拗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古樸樹歌
- 一半黃梅雜雨晴,虛嵐浮翠帶湖明,閑云高鳥共身輕。 -- 出自近代·鄭文焯·浣溪沙 從石樓、石壁,往來鄧尉山中
- 君不見象床金縷黃龍須,翠幃茸毯紅氍毹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蒲蓆歌
- 孤嶼如螺出水心,松蒼竹翠結寒陰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洞泉觀楊梅屋寮
- 君不見美人夢中春日長,翠簾風開卷春光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尉廨無隙地不能蒔花竹之屬惟廳事前舊有柳一
- 一意生生俱好玩,休分紅翠有無遮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和傅侍郎至臨漳感舊十詠
- 整促籃輿破曉晴,嵐光滴翠夾衣輕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過馮公嶺
- 湖漾晴波萬疊秋,山攢遠翠兩眉愁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題義烏縣繡川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