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11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洗眼來看廣莫詩,煙霏空翠雨微微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賦南山廣莫軒
- 大蓬山下遠塵境,晴嵐暖翠松竹房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黃少孺遠游
- 迎錫清風掃宿埃,煙霏空翠畫圖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前韻寄天寧老可舉避生日于西山
- 風棹浮煙匝地回,雨將濃翠撲山來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絕句二首
- 誰似樊山偏得意,倚天紫翠照空虛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東堂即事
- 君王赦過不之罪,暗中珠翠鳴珊珊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絕纓歌
- 滿院冰姿粉籜殘,一莖青翠近簾端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題山欄孤竹
- 殊閟絕之極顛,上聞產乎翠茸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演興四首·閔嶺中
- 星駐冕旒三殿曉,云翻珠翠六宮來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元日樓前觀仗
- 歲月如波事如夢,竟留蒼翠待何人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檜樹
- 東沼初陽疑吐出,南山曉翠若浮來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侍宴隆慶池應制
- □□[2]顫金紅掌墜,翠云低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山花子·鶯錦蟬□[1]馥麝臍
- 曉帶輕煙間杏花,晚凝深翠拂平沙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柳
- 高柳橫斜,冷光凌亂搖疏翠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點絳唇·高柳橫斜
- 碧澗潺潺佩玦鏘,錦苔織翠護昌陽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雨中采石菖蒲
- 策馬重來,秋光如畫,霜滿翠梧高柳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夜行船·極目高亭橫遠岫
- 倚杖溪橋暮雨垂,春寒空翠著人衣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山橋
- 洛浦凌波人去后,空夢繞、翠屏間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糖多令/唐多令
- 重重疊疊添青蒼,誰謂濃翠繞叢篁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古詩
- 椎牛釃酒家準擬犒六軍,翠華不來冷落行宮門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望幸金陵
- 十萬貔貅環武帳,三千珠翠入歌筵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
- 偏照紫府瑤臺,香籠玉座,翠靄迷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念奴嬌·海云四斂
- 對萬壑千巖,長江巨浪,空翠灑衣屨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摸魚子·步高寒
- 秋風引吾歌去來,玉山彩翠遙相催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玉山謠奉送王隱者
- 師問寄禪何處所,浙東青翠沃洲山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送僧擇棲游天臺二首
- 同入醉中天地,松竹森森翠幄,酣睡綠苔茵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歌頭·杜宇傷春去
- 淡煙輕、疏林映帶,遠山橫翠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露白天如洗
- 露浥鳳簫,煙迷枸杞,綠深翠冷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龍吟·層巒疊巘浮空
- 海山外、五云散彩,三峰凝翠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菊花新·渺渺煙霄風露冷
- 秋入黃昏金粟粟,苔侵蒼翠玉莖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太博
- 齒齒清泉白石,步步碧桃翠竹,是處輒幽探。 -- 出自元·羅慶·水調歌頭 游武夷 武夷山志卷十五
- 有金城千里,瓊樓十二,紫翠霏煙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宴瑤池 宴瑤池本名八聲甘州,樂府八聲甘州
- 百分桃花千分柳,冶紅妖翠畫江南。 -- 出自清·張問陶·陽湖道中
- 一葉薰風帶暑回,雨添濃翠暗庭槐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初夏
- 四面山屏疊萬重,古嵐濃翠鎖寒空。 -- 出自宋·畢田·凝碧亭
- 兩水夾城飄近遠,萬山擁翠綠參差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猿叫楓林魚躍波,桂旗翻翠暮寒多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圣姑廟
- 欲望城西禮白云,數峰蒼翠晚粼粼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和王耕云與愚庵倡和詩二首
- 陽羨溪聲冷駭人,洞庭山翠晚凝神。 -- 出自唐·高蟾·秋
- 雄峰馳驟萬馬奔,浮空積翠如昆侖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書林十景詩
- 不愛朱丹畫車轂,且貪紫翠入船窗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羅湖八首
- 亭樹縹緲無點塵,竹樹蒼翠溪粼粼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游東山圖
- 似與孫郎有宿期,共穿紫翠探幽奇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余平生不至廬山六月廿八日夜夢同孫季蕃游焉
- 霏霏薄霧紅暖,漠漠輕煙翠昏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郡齋水閣閑書·湖橋
- 槐夏風清麥已秋,三千珠翠從宸游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午帖子·太上皇帝閣
- 迎來未語送歸速,暮山紫翠空含嚬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二日
- 山捧亭臺郭繞山,遙盤蒼翠到山巔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寶林山禪院
- 萬傾涵虛寒瀲滟,千尋聳翠秀孱顏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敘龍瑞觀勝異寄于尊師
- 暮角含風雨氣曛,寂寥莓翠上衣巾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末寄周璉
- 綠云鬢上飛金雀,愁眉斂翠春煙薄。 -- 出自唐·牛嶠·菩薩蠻·舞裙香暖金泥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