羹在第2個字的詩句
羹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蓴羹紫絲滑,鱸膾雪花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草伯鎮知湖州
- 和羹終待手,金鼎自逢時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漏出春光三四朵
- 調羹手段此胚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要問南枝消息早
- 調羹手段棟梁材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才入冬來三日
- 和羹端的稟天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萬木經霜凍折
- 和羹早報梅花信,壽酒先飛柏葉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
- 春羹芼白菘,夏鼎烹紫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蘇子美滄浪亭
- 乳羹芼紫莼,蜜果飣乾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劉原甫紫微過予飲酒
- 莼羹休定價,羊酪易為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重送宋中道
- 大羹味薄牲牷潔,至樂聲和鳳鳥飛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南郊大禮詩
- 大羹無以和,玄酒莫能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和羹必欲須求美,眾口如何便得均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問調鼎
- 和羹并梅{上艸下左木右鷯去鳥},連葉讓芝房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慈圣閣秋橙結實上召宗室同觀
- 芼羹紛澗沚,郁齊泛尊彝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觀太學釋奠
- 懲羹端是合吹虀,用玉無疑初諫漆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止酒贈郡守楊環寶
- 藜羹被褐環堵中,歲晚將貽故人恥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答高三十五留別便呈于十一
- 藜羹才飽無他志,肉食餓充有媿心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束丈
- 藜羹粟飯每稱是,九天云腴詎應得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謝人分寄密云大小團
- 和羹資倚相,止渴濟全師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梅
- 賜羹佳事傳青簡,續壽長絲獻紫宸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御閣端午帖子
- 調羹豈是山翁事,只合看花對酒樽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答提刑王朝奉席上看梅見貽
- 和羹尚不原,其余安足言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
- 和羹之說昔有聞,豈得不如魯泮芹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再和古梅
- 殘羹冷飯且充齋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西江月·寒后添些紙布
- 殘羹冷飯,全無煙火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恣逍遙
- 藜羹布被君休嘆,五十無聞卻是愁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和開元余兄儒術誤身
- 作羹厚於菜,入市賤如泥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筍
- 薄羹鱸膾好,歸興未應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南浦思歸
- 和羹宰相調金鼎,止渴將軍擁碧幢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五首
- 飯羹正晝成空洞,枕簟通宵失杳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李相公餉建溪新茗奉寄
- 杯羹分我弗暇顧,肯與兒女同車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臨安趙丞讀紹運圖
- 大羹及玄酒,不入世人齒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阮亨甫壽樂堂澹庵各一首·澹庵
- 莼羹若可憶,慚出掩柴扉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贈萬生下第還吳)
- 調羹無復用,山谷日傾筐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梅子
- 榆羹杏粥誰能辦,自采庭前薺菜花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清明
- 和羹有實休疑晚,況是東君舊著情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梅花十絕
- 和羹風味今猶古,回首青青遂有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章序臣二首
- 和羹似不晚,作詩與招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王山甫春日出郊探梅
- 和羹有日君知否,老大心腸只自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孫興宗梅花
- 染羹早厭夸黿指,食肉應宜謝馬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閭必志見寄韻
- 殘羹冷炙有德色,不如著書黃葉村。 -- 出自清·敦誠·寄懷曹雪芹
- 如羹甘露爽心骨,似柄玉塵親顏眉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耆英會詩
- 我羹雖不糝,逢年亦解憂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秋日雜興
- 分羹正值償私憾,食肉安能有遠謀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食羊次韻
- 藜羹飯脫粟,窮達未須計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午睡
- 莼羹伴鱸膾,酒般載蟹螯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胡康老
- 頡羹赤腳踏長須,醉步密竹交相扶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諸公送行分韻得驅字
- 藜羹充腹初無憾,楛矢逾江生計愁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次韻王信州三首
- 調羹商相業,粉額漢宮妝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和羹信已通。 -- 出自宋·管鑒·阮郎歸·淺寒天氣雨催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