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4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我輩猶簪筆,君才合面槐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務觀迎駕
- 夷雅推簪橐,清醇動冕旒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明殿學士王日嚴挽詞二首
- 練袂蒿簪不下堂,肯隨時世畫眉長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程嘉定二首
- 卻笑縈簪組,勞心字遠人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湖上言事寄長城喻明府
- 如教累簪組,此興豈相關?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鏡公
- 逆旅訝簪裾,野老悲陵谷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出官經硤石縣
- 月魄侵簪冷,江光逼屐清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贈吳顛尊師(丙寅年作)
- 隳形舍簪紱,烹玉思精煉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樓望昆山寺白鶴觀示清道人
- 白衣謝簪紱,云臥重巖扃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廣州重別方處士之封川
- 細雀穩簪云髻,含羞時想佳期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西江月(一名白蘋香,一名步虛詞)
- 玄發新簪碧藕花,欲添肌雪餌紅砂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贈女道士鄭玉華二首
- 終當解簪組,同此味天倪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題弟晦所居壁
- 嘆瓶沈簪斷,紫簫聲絕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瑞鶴仙·玉猊香謾爇
- 珠屨玳簪迎送忙,羅幃繡幕圍風香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衛卿叔自青旸寄詩一卷以飲酒果核殽味烹茶齋
- 黃菊羞簪白發稠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鷓鴣天 九日寄彥衡濟之,兼簡仲堅景純二弟
- 軟著朝簪去,狂隨別騎游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楊花
- 吟草遍簪紱,逸韻合宮商。 -- 出自唐·崔泰之·同光祿弟冬日述懷
- 太史新簪筆,高臺紀彩云。 -- 出自唐·裴逵·南至日太史登臺書云物
- 布羽儀簪纓。 -- 出自宋·和峴·十二時/憶少年
- 漢殿鬧簪雙彩燕,并和春色上釵頭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新春詞
- 便欲投簪去,無田可力耕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挺山道中早行有感二首
- 浩歌掉簪紱,思極江山趣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答吳殿丞應之見寄
- 余生愧簪紱,無路送靈輀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司馬溫公挽詞五首
- 天外一簪初見、嶺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南歌子·路盡湘江水
- 約伴玉簪游,好夢從天付。 -- 出自宋·趙磻老·生查子
- 何年釋簪紱,於此獨幽棲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過上天竺寺
- 雅望高簪履,昌言動冕旈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挽崔舍人
- 迎馬玉簪看作竹,浸籬鴨綠已盈溝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題興化小閣
- 勝游集簪履,有酒備百罰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涪陵楊彥廣薰風亭
- 但喜盍簪侍侮約,涉世粗豪一肯首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李判院見貽
- 無計盍簪同把酒,尚懷掃地對焚香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田伯清見寄
- 一自同簪獬豸冠,幾經離合幾悲歡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陳天予喜拙者得謝作詩相慶次韻以報來辱
- 方喜朋簪今復合,卻慚酒盞但空持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陳義卿
- 昨幸朋簪盍,還驚客袂分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陳宗師
- 珠履瑤簪,聚一天星斗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醉蓬萊·紀今辰高會
- 西圃集簪紳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望海潮·煙濃柳徑
- 自把玉簪敲砌竹,清歌一曲月如霜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剩欲抽簪訪松菊,要憑突兀看扶疏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陳晞顏董漕湖南過零陵用簡齋韻見贈次韻謝之
- 一自瓶簪信杳,空留鈿帶香殘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西江月·心事幾多白發
- 他日遺簪猶在念,端容杖策扣黃扉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李閬州二首
- 數葉玉簪敷翠,一拳水石含秋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石盆水窠
- 聽履領簪纓,忠言徹帝庭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觀文殿學士趙公挽詞
- 漢殿聯簪橐,燕山擁節旄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楊待制挽詞
- 擢擢瓊簪秀,盈盈玉頰新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水仙
- 懸知盍簪際,頗解憶人不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初夏山居有懷長沙從游四首
- 暇日來簪履,春風可管弦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壽宮使余丞相
- 因之入簪組,并欲垂篆籀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陳彥群
- 自喜合簪方袞袞,不堪分袂大忽忽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送袁校書赴湖州別駕
- 十二人簪十二枝,面面交相看。 -- 出自宋·郭應祥·卜算子·誰把洛陽花
- 仙佩朋簪清興。 -- 出自宋·孫居敬·西江月·翠幄輕寒護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