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怒若抽翠筍,端如立瑤簪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為獨醒有詩因次其韻
- 蒼山煙澹,寒溪風定,玉簪羅帶綢繆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望海潮·蒼山煙澹
- 歡樂何由替,黃發期滿簪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戊寅十二月丹丘柯博士過林下賦詩次韻酬答
- 日日縈歸夢,蕭條雪滿簪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賦得機征君荊南精舍圖
- 今年生旦逢立春,座上簪花寫春帖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甲申臘月廿五日初度
- 留衣分法侶,寫偈別朋簪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挽理上人
- 休對清江嘆逝波,且拋簪佩著漁蓑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答李仲弘寫懷次韻
- 三光懸圣藻,五等冠朝簪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侍宴韋嗣立山莊應制
- 天與雙明眸,只教識蒿簪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里中女
- 苔流染絲絡,水潔寫雕簪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詠飲馬應詔
- 蘭迎天女佩,竹礙侍臣簪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
- 燈室臥孤如怨別,月階簪草似臨行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相國隴西公南征,能以留務獨宿府城作
- 東山期已定,相許便抽簪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贈歌人
- 留念同心帶,贈遠芙蓉簪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夷陵郡內敘別
- 莫言貧病無留別,百代簪纓將付君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歸山留別子侄二首
- 知同百口累,曷日辦抽簪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得李滁州書以玉潭莊見托,因書春思,以詩代
- 遭逢陪侍輦,歸去憶抽簪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中秋(此下一本有十五夜三字)陪熙用學士(
- 葉低宜拂席,枝褭易抽簪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三峰府內矮柏(一作檜)十韻
- 才良寄天綍,趨拜侶朝簪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同韋舍人早朝
- 終朝惜塵步,一醉見華簪。 -- 出自唐·常袞·題金吾郭將軍石洑茅堂
- 慶賜迎新服,齋莊棄舊簪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士中書六舍人二十
- 笑迎明主仗,香拂美人簪。 -- 出自唐·王表·賦得花發上林(大歷十四年侍郎潘炎試)
- 方塘探子石,高閣會賓簪。 -- 出自宋·韓絳·游鴻慶寺
- 日御明堂天子圣,朝會簪纓。 -- 出自宋·裴湘·浪淘沙·萬國仰神京
- 咳珠僧護寶,醉弁客遺簪。 -- 出自宋·吳師孟·和韓絳游鴻慶寺
- 清明村落自相過,小婦簪花分外多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江行五絕
- 講書勤萬乘,賜服照華簪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岷山楊道士游廬山
- 馬蹄行見跡,鶴發此羞簪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獲應之什
- 六籍環一身,口誦頭不簪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和施耕進士憶竹
- 北窗臥羲皇,笑語合朋簪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子瞻尚書儀曹北軒種栝
- 少日讀書守貧巷,異時簪筆登修門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至楚懷慎漢公
- 兄嗟弟行役,友念朋盍簪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六月晦發霅川廣德兄與諸友飲餞于漁山已而皆
- 好語空千紙,行橐未一簪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相士蜀張二詩
- 憑欄凝佇多佳麗,底羨簪花醉洛陽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程言聚散有感次前韻
- 益昌留署考,神武貸抽簪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顧簽判
- 遙知聯轡窮幽勝,更想簪花剩獻酬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簡單宰二首
- 且頻歡賞,柔芳正好,滿簪同醉。 -- 出自宋·喻陟·蠟梅香
- 歌舞筵澡,滿裝歸帽,斜簪云髻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水龍吟·曉天谷雨晴時
- 蓮燈開遍,侍從盡登樓,簪花赴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驀山溪·鰲山鳳闕
- 不聞清廟瑟,浪走雪滿簪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緣庵主
- 老子何因一念差,肯將簪紱換袈裟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小云堂
- 寄傲有余地,不妨成盍簪。 -- 出自宋·董穎·寄題楊德辰清隱堂借至游老人韻
- 溪上月明船正穩,肯將簪笏換蓑衣。 -- 出自宋·潘良貴·朱教授見寄七言二首遂用其韻
- 整頓林泉宜急急,上還簪綬亦看看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謝韓秀才送松栽四首
- 杜門何似頻還往,藉綠簪紅趁逐歡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和劉仲廉新年春望二首
- 昔年淮泗間,清譽喧佩簪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示能仁長老祖秀
- 他年陰德留余慶,會見簪紳萃一門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孟仲安二首
- 異時百僚上,金貂耀華簪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趙德莊右司赴江東漕八首
- 欲踵蘭亭故事,溪水漲、簪盍鵝池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滿庭芳·當國無功
- 積善堂前,年年笑語,玉簪珠履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醉蓬萊·正歌塵驚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