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懶結茱萸帶,愁安玳瑁簪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
- 人間方外興偏多,能以簪纓狎薜蘿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禮部尚書酬楊著作竹亭歌
- 覺后忽聞清漏曉,又隨簪珮入君門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待漏假寐夢歸江東舊居
- 白首書窗成巨儒,不知簪組遍屠沽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醉后戲贈蘇九翛
- 斷簾從燕出,頫弁請人簪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京口與友生話別
- 道高仍濟代,恩重豈投簪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奉和杜相公移長興宅,奉呈元相公
- 樂道隨去處,養和解朝簪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謝張法曹萬頃小山暇景見憶
- 流年催素發,不覺映華簪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省中春暮酬嵩陽焦道士見招
- 不才叨下客,喜宴齒諸簪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春夜宴任六昆季宅
- 支頤笑來客,頭上有朝簪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春暮過石龜谷題溫處士林園(一作送溫逸人)
- 昨日聞君到城闕,莫將簪弁勝荷衣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酬李端校書見贈
- 豈料清秋日,星星共映簪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酬武蘊之,乙丑之歲始見華發余自悲遂成繼和
- 東郊故人在,應笑未抽簪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溪行寄京師故人道侶
- 茶風無奈筆,酒禿不勝簪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句
- 挺生豪杰為時瑞,來至簪纓亨世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秋至人間灝氣清
- 珍重此時祝,何日盍朋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何以作公壽
- 北斗柄高天漸轉,小冠簪冷發微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月夜獨酌
- 顛毛隨日減,冉冉不勝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楊敏叔吳門秋晚見寄
- 陸生聲譽在云間,來預簪裾謁帝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宋次道學士紫宸早謁
- 懸車東去謝明朝,擺脫簪纓似一毛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淳于中舍懸車侍養
- 遮須施錦障,戴好上瑤簪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牡丹十六韻
- 昨夜三更後,姮娥墮玉簪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詠白蓮
- 看草初移屐,捫蘿忽并簪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和處州嚴郎中游南溪
- 常懷獨往意,此日去朝簪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滕庶子致仕歸江南
- 家貧無以養,未可話抽簪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酬于訢校書見貽
- 好在田園心事懶,罷休簪組鬢毛催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別關景暉二首二
- 含笑香飄坐,素馨嬌滿簪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初到曲江六首
- 不羞狂脫帽,無發可勝簪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王得淦和兒泌西山所作二首
- 賢侯蒞落成,寮寀分盍簪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新揭州學扁鄉人求賦
- 浩歌惜芳杜,散發輕華簪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雜曲歌辭·游子吟
- 父老惜使君,卻欲速華簪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酬房杭州
- 恭聞容考績,緣此未投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感懷
- 昔愧公車牘,今投海岸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退居五首
- 離邦嗟病免,道舊樂朋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呈胡希元進士二首
- 君恩容有報,宿留未抽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懷三封墅
- 相閣裁章憐舊物,為曾簪筆從雕輿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祗答太傅鄧國張相公
- 懷人感衰鬢,自此不勝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西齋冬夕
- 握臂苦愔愔,蒼華倦晝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伯氏小疾原韻
- 風月精神珠玉骨,冰雪簪珥瓊瑗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觀梅
- 落漠苦無趣,屢空阻抽簪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九月一日有作
- 身方脫野服,冠未系朝簪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寄廣州楊參軍
- 急宣求故劍,冥契得遺簪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贈蕭煉師
- 逃禍棲蝸舍,因醒解豸簪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贈侯侍御
- 歸時高興足,還復插朝簪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冬夜和范秘書宿秘省中作
- 何由侶飛錫,從此脫朝簪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襄州景空寺題融上人蘭若
- 靜隱支憑幾,寒搔發解簪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偶成
- 羈旅迫歲晚,班毛混滿簪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羈旅呈介甫
- 聊從嘉遁所,酌醴共抽簪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夏晚尋于政世置酒賦韻
- 衰容常懶櫛,病發豈勝簪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縣齋春書十二韻
- 屈指薰風來幾日,綠荷簪水已依依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清明日雨中同中甫子云二兄集湖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