竿在第2個字的詩句
竿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檣竿又掛西風席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菩薩蠻·十年長作江頭客
- 半竿殘日,兩行珠淚,一葉扁舟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眼兒媚·曉來江上荻花秋
- 釣竿如在手,便可上漁舟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閩中苦雨
- 釣竿拂曉霜,衣薄蘆花絮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江上見數漁舟為公卒所窘
- 彤竿思化杖,紺棄想開樽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竹
- 持竿拂壁似有重,最后乃掛雙海圖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崔象之見謝之作
- 湘竿擊水雪花飛,鸕鶿沒入春溪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觀漁
- 檣竿兩燕子,也帶笑聲飛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別薛丞
- 數竿醉日君須記,移向西窗補夕陽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竹陰
- 投竿事幽尋,釣水鮮可食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嚴陵釣臺
- 三竿已上其誰報,一線初長也自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李達先靜暉軒
- 投竿鰲堪釣,拔劍鯨可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廬陵彭士先
- 千竿竹里花枝動,只道無人似有人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尋僧
- 長竿一系白龍吟,誰和騶虞發素琴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寄徐拾遺
- 持竿只自苦,吞餌何嘗識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夏秀才江居五題·直鉤磯
- 玉竿銀索傾瓶盆,誼威怒力凌乾坤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季百般已亥大雨
- 竹竿裊裊魚簁簁,此中自得還自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和顏魯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
- 旄竿瀚海掃云出,氈騎天山蹋雪歸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塞下曲二首
- 綠竿初長筍,紅顆未開蓮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玉臺體題湖上亭
- 千竿倏忽散層云,疑有風雷為駿奔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宣和殿新竹應制次韻
- 數竿修竹自橫斜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虞美人·開殘桃李春方到
- 雙竿初起畫秋千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浣溪沙
- 半竿落日半江秋。 -- 出自元·趙秉文·漁歌子 滏水集三
- 旌竿凍折鼙鼓啞,浙軍楚軍袖手坐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豆踠行
- 一竿滄海去,千里白鷗心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月夜酌別龍秀才
- 魚竿今尚在,行此掉滄浪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合肥至日愁中寄鄭明府
- 風竿一眇邈,月樹幾裴回。 -- 出自唐·魏求己·自御史左授山陽丞
- 危竿競捧中街日,戲馬爭銜上苑花。 -- 出自唐·韋元旦·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
- 有竿斯竹,于閣之側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有竹一篇七章
- 揭竿跨浪好歸去,扁舟爛醉眠云濤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李處士南歸
- 綸竿蓑笠是生涯。 -- 出自宋·徐積·漁父樂/漁歌子
- 把竿坐斜陽,跨牛出曉陌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和陶淵明歸田園居六詩
- 三竿閶闔樓邊日,五色蓬萊頂上云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鷓鴣天·霜壓天街不動塵
- 投竿頓覺腸千斷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漁家傲·事事無心閑散慣
- 雞竿雙鳳闕,肆頒宣、恩動榮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鳳簫吟/芳草
- 刺竿小彎碕,迥眺長嶺背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游云湖
- 釣竿已逢慰羈束,平生裝飾品得滄洲趣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仁仲游桃源
- 持竿舉網忽有得,滿座歡呼山岳傾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夜來同諸公泛舟湖中樂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
- 持竿欲老長城去,分我臨流半坐磯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鄭粹德興平江官滿有詩見寄次韻以敘老懷惜別
- 修竿其釣莫釣,短艇似漁非漁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數竿修竹蔭庭宇,上有真禽百般語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數竿相對。 -- 出自宋·王十朋·點絳唇·秀色娟娟
- 雞竿高唱恩書下,惠露匝中區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導引·重華天子
- 持竿野叟踏帝腹,太史占星驚變色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何子應少卿赴召
- 萬竿翠竹擁山隅,時有風前一鳥呼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平原郡王南園詩二十一首·幽翠
- 萬竿旌旗林,五車牛馬馱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和羅倅竹園唱和之什
- 一竿釣月,鬢霜任老。 -- 出自宋·陳三聘·三登樂·注望曉山
- 釣竿如可把,懸榻定除絲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謝張帥
- 垂竿桐江笑短弱,負鼎莘野嫌豪粗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魏華甫鶴山書院
- 三竿兩竿韻不俗,搖蕩清風涼意足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石假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