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9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云搖錦更節,海照角端弓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相和歌辭·胡無人行
- 本是滄洲把釣人,無端三署接清塵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自諷
- 世上浮沈應念我,筆端飛動只降君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寄貫休上人
- 璇璣體寬政,隆棟象端衡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初春登樓即目應詔
- 始見已可愛,氣溫語端詳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藥王圓師
- 嫌怕東風,吹恨上眉端。 -- 出自宋·魏夫人·江城子·別郎容易見郎難
- 興來未妨覓句,勝處端須策勛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呈希道兼寄不伐二首
- 是事且置默然坐,舌端種種一時墮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元暉
- 乞與江南風格在,鼻端聊遣廣文知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新亭梅偶作
- 高深諒何極,循求有端倪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范西叔教授西歸
- 良心人所同,愛敬發端緒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張子囦攜二子西歸求予詩為賦此以致鄉黨之義
- 兩翁閱當世,眇若毫端塵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和陶淵明二十首
- 非君面揚榷,誰有筆端口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梁廣文歸自襄陽作古樂章迎之
- 坡恐名燕支,樓亦詫端正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吳節推趙楊子曹器遠趙子野攜具用韻謝之
- 紛紛過眼敗人意,棘端覓猴毛不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帥寄詩再次韻
- 幽意隱義眼腫了,筆端有口今見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襄陽陶宰惠靖節先生編年大本
- 出處升沉轉首非,無端顛倒念分違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趙步師
- 當日謫仙隨鳳詔,毫端寫出禁園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吳守四首
- 都莫問,歸酒畔,集毫端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水調歌頭·嘉節已吹帽
- 朝來多爽氣,都向筆端收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臨江仙·難老一杯春酒美
- 事長如嚴師,擇交必端士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送長兒盤赴金陵典斛
- 舌根不道煙火塵,鼻端那受富貴熏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梁漕
- 料伊懷情,也應向人端的。 -- 出自宋·李甲·夢玉人引·漸東風暖
- 詩句丹青共摹寫,筆端三昧要平分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題云月圖
- 清涵城負池,碧叢林端岫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秋居雜詠十首
- 寄語能詩何不部,筆端應許見云煙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曹溪道中呈何公顯
- 堂堂如叟云夢胸,筆端日夜生云風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贈朱少章
- 君今懷璧自薦達,筆端娓娓陳虞唐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送族甥游學臨安
- 邂逅得君能我意,筆端聊復出新奇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別施君叔異
- 曹生畫手信有神,毫端風雨生奫沄。 -- 出自宋·張表臣·觀高郵寺壁曹仁熙畫水
- 長子爵通侯,次子聯端揆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長安有狹斜行二首
- 醉把天葩嚼蕊香,筆端翻水趁詩狂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用明梅十三絕
- 為與蒼官論久要,筆端應借遠煙香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楊秀才書屋有墨竹一枝為其添補數葉五絕
- 多謝眾詩相映發,筆端六出更尖新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謝諸友見和
- 想當揮毫落紙時,筆端往往俱有神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林大任勸耕
- 幕中佳士欣得公,筆端能與造化通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劉判官喜雪
- 料得今年花更好,無端風雨阻行春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去春勸耕云際移植海棠曾留小詩今歲困于多事
- 計上八人才子數,筆端四海狀元心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天彭得解
- 不但寬平似有功,筆端重睹建安風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上平江徐侍郎十絕句
- 賴有集賢多故舊,筆端三絕刻琳瑯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邵袞臣挽詩二首
- 傾耳新詩千首,妙處端須擊節,金石破蟲聲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水調歌頭·十載劉夫子
- 粉牋乞句酬天公,筆端有氣如白虹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游秦園分單獨是東字
- 衣被遍四方,丘山計端疋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詠蠶
- 何如索笑,放開說盡端的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念奴嬌·陽春布暖
- 客子哦詩驚節物,林端杜宇不須催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同子永和貝元復春日韻
- 向來八萬四千偈,舌端辯才若翻水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題壽居仁獨說圖
- 玉堂同念舊游勝,筆端萬物挫欲摧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東坡武昌西山詩
- 群經讀遍巾箱中,筆端豪氣舒長虹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代求子紹上魏邸壽詩
- 嗣皇銳意新百度,筆端真有回天力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鄭惠叔尚書守建寧
- 蚤嘗決勝翰墨場,筆端豪健誰爭工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吳少由惠詩百篇久未及謝又以委貺勉次來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