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7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百年久付一毫端,異縣追隨得自寬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與曾公路呂少馮飲曾會卷舟中
- 玉歷均調(diào)歲啟端,東風(fēng)又逐斗杓還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己亥元日
- 蕭然僧榻碧云端,細(xì)讀君詩夜未闌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過高臺獲信老詩集
- 君看有本源,發(fā)端自涔涔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和吳伯承
- 腹里群經(jīng)笥,毫端五字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趙帥四首
- 誰扶璧月上天端,雪魄揚輝桂影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又次看字韻二首
- 詩興因超忽,愁端得破除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游殖軒小酌
- 朝來詩興動,毫端鳴急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謝王仲衡尚書薦章
- 一春煙雨盡愁端,晴日郊行尚怕寒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出郊懷汪尚中代簡
- 誰似風(fēng)流太守,端解道、春草池塘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滿庭芳·北渚澄蘭
- 群兒望鵲橋,橋端七寶帷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七夕
- 吟袖衡云滿筆端,馬蹄霜跡破朝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失題
- 洪爐造化豈一端,如何不與珽填坯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題郭功甫詩卷
- 飛鴻數(shù)點拂云端。 -- 出自宋·謝逸·江神子/江城子
- 物理變化無定端,誰保人心無改易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行路難·君不見天上星
- 冷光雪色陵云端,亂流江勢侵天末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石鼓寺晚歸
- 葦汀筠岫深處,端可寄馀齡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水調(diào)歌頭·清夜月當(dāng)午
- 一聲漁笛在云端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臨江仙·百尺危樓初過雨
- 況此甲馬動,憂端宿肝脾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見雪
- 詩思清如水,毫端妙入神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南歌子·露寵妝成態(tài)
- 咸驚句琢瓊瑰,端是錦纏腸胃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水龍吟·夜來六出飛花
- 愿歲歲今夜里,端門侍宴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傾杯/傾杯樂
- 乾坤萬事上眉端,寂歷東風(fēng)獨倚欄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春暮
- 滔天逆黨作兵端,坐致酋渠詔意寬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宮詞三十三首
- 初疑堅固出毫端,漸認(rèn)芳香實滿盤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石及甫惠蔓菁子
- 秀色參差千萬端,浩然無礙碧天寬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云峰齊云閣示住山思達(dá)二絕
- 讀罷君詩句,愁端愈上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范遷善見寄三首
- 歷歷敘舊游,筆端如有舌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陳平仲中秋懷舊游
- 拊髀惜機會,禍端良在茲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陳少陽贈官
- 鼻中出入一毫端,不論春溫與夏寒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天上紫微郎,筆端演絲綸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范至能制置
- 形諜不可掩,眉端已津津。 -- 出自宋·曾協(xié)·題李粹伯晦庵
- 看戛然飛動,筆端金石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滿江紅·重到西湖
- 微我畋漁意,其端詎庖犧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見蛛絲戲作
- 從教厭藜莧,筆端有冰雪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彥博為偷兒妄意作詩見貽次韻奉呈
- 聯(lián)裾玉連環(huán),談端豁煩壅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游護(hù)圣寺分韻得共字
- 妙思入青冥,毫端寄明滅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題新安僉廳拄笏亭
- 接淅復(fù)過云,林端隔清磬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贈支提德最
- 半凋鬢發(fā),事千端、回首只堪驚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木蘭花慢·朝天門外路
- 海內(nèi)清名滿,毫端秀句新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大卿挽詞
- 一峰高出白云端,俯瞰天涯千萬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妙峰亭
- 公是端人友必端,世情冷暖不相干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鹿伯可郎中園池雜詠·三友徑
- 夢里詩春草,毫端賦子虛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挽余倅二首
- 遠(yuǎn)引未能忘世,端居且學(xué)灰心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半隱詩
- 義舉初難廢,兵端莫浪開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壬午雜詩
- 江左詞章伯,朝端俊偉人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同王秘校和同年五使君韶餞送嚴(yán)文守江陰
- 左螭玉立聳朝端,底事飄然便掛冠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送萬舍人將漕江東
- 有人乘月下云端。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虞美人·瑤臺夜冷清霜泣
- 人生衣食固有端,作苦寧敢求自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郡檄子肅檢視旱田以詩寄之
- 日上野燒沒,云端樵路分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安福界上遠(yuǎn)山之巔樵者頗眾而山色如墨蓋燒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