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7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門外多風塵,林端出臺殿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王勝之游普明院
- 禁墀初別紫宵端,故國生光里俗歡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錢端明還京
- 海內語三獨,朝端謀六戶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
- 居敬物無擾,履端人自康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
- 由來至寶出毫端,五色炎光照室寒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酬將作于少監
- 誰氏子丹青,毫端曲有靈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觀立翰林真二首
- 少年心在青云端,知音滿地皆龍鸞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別杜將軍
- 寄謝天地間,毫端皆我有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謝盧少卿惠千文
- 盡日吟詩坐,無端個病成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閑居作
- 想美人兮云一端,夢魂悠悠關山難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寄遠(在岐日作)
- 水上恐將缺,林端愛落遲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同顏使君真卿、袁侍御駱駝橋玩月
- 不堪心緒正多端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臨江仙·霜拍井梧干葉墮
- 應節誰窮造成端,菊黃豺祭問應難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霜
- 隴右華宗貴,朝端懿范存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
- 玄覽穆清,弁冕端委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十二皇帝御殿迎升御座奏
- 誰人慘慘把憂端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臨江仙·老屋風悲脫葉
- 卻喜君知取友端,詩情游戲志睎顏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千二十侄五首
- 夏潦包原隰,苗端漲清漪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禱雨蟹泉
- 賴公管領春,筆端起潛雷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
- 妙用誰能識,心端筆自端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書齋十詠·界方
- 乃知晉魏還,筆端有哇淫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觀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別本
- 太平朝野,異人端為時出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念奴嬌·麥秋天氣
- 鳳銜紫詔下云端,千載明良際會難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萬安殿夜直
- 曉來飛雪綴林端,冰玉肌膚巧耐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梅花十絕追和張文潛韻
- 坐想云煙走筆端,夜哦佳制老忘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張進彥見寄二首
- 仰止李謫仙,筆端走群象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元微之春馀遺興示王覺民
- 胸次富盤錯,筆端妙蒼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德章山郭養源墨竹
- 只今流落天南端,悵望中原莫回首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詩訪梅於城西而獨未暇載酒
- 笑生百媚入眉端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鷓鴣天·云暗青絲玉瑩冠
- 山光千丈落毫端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浣溪沙
- 倦游歲晚一笑,端為野梅留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鎮陽北潭,追和老坡韻
- 藍橋得道,鶴骨端自見云來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高德輝生朝
- 耐久風煙,期君端似,明秀高峰碧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念奴嬌 浩然勝友生朝
- 按春纖,一半兒端相一半兒掩。 -- 出自元·查德卿·一半兒
- 空添別恨與眉端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浣溪沙
- 瓊樹影中,月窺端正,雪羅香里,人斗嬌嬈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風流子 臨川歲五月祠神,以中末二旬之六七
- 馬遷丘明走筆端,神機顛倒莊周幻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君不見苕川席上戲贈晉陵朱說書
- 瑤筐彩燕先呈端,金縷晨雞未學鳴。 -- 出自唐·崔日用·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
- 宇內文儒重,朝端禮命優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故西臺侍郎上官公挽歌
- 憶別匡山日,無端是遠游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憶別匡山寄彭澤乾晝上人
- 幽拙未謀身,無端患不均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春日寓懷
- 天際南郡出,林端西江明。 -- 出自唐·劉昚虛·登廬山峰頂寺
- 四郊飛雪暗云端,唯此宮中落旋干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華清宮二首
- 天子擇英才,朝端出監撫。 -- 出自唐·源乾曜·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
- 澗影生龍蛇,巖端翳檉梓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家叔征君東溪草堂二首
- 曉霽心始安,林端見初旭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遇風雨作(一作權德輿詩)
- 天上文星落,林端玉樹凋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故秘監丹陽郡公延陵包公挽歌
- 去圣日逾遠,攻端非其致。 -- 出自宋·葉清臣·累日前伏蒙袖書臨訪并小文編及明堂圖披玩尋
- 半依巖岫倚云端,獨上亭亭耐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師中·詠松
- 夫子文章卻異端,橫流遏盡見平湍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某前日以鄙詩敘謝通判國博特垂寵和謹復依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