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7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莫嗤兩臞儒,毫端尚清豐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陳仲思徑屬西峰觀雪
- 樹杪燈火夕,云端鐘梵齊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和皇甫判官游瑯琊溪
- 野寺來人少,云端隔水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
- 山陽遺韻在,林端橫吹驚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樓中閱清管
- 結茅種杏在云端,掃雪焚香宿石壇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黃尊師
- 嶺外資雄鎮,朝端寵節旄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柴司戶充劉卿判官之嶺外
- 足踏圣人路,貌端禪士形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陳商
- 樹杪見觚棱,林端逢赭堊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初夏游楞伽精舍
- 男兒生世間,筆端吐白虹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楊明叔見餞十首
- 始遷民懷土,異端極紛拿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乃幾父舊治之地
- 木人得郢工,鼻端乃可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侯元功問講學之意
- 禪悅稱性深,語端入理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四月戊申賦鹽萬歲山中仰懷外舅謝師厚
- 回祝堯齡萬萬,端的君恩難負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下水船·總領神仙侶
- 一卷新詩錦一端,掉頭吟諷識芳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吳厚秀才見贈三首
- 胸次崢嶸落筆端,壁題留與老夫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李十八黃龍寺畫壁
- 草中辨君臣,筆端誅將相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杜甫祠
- 直北飛來鴻雁,端疑個是瀟湘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惠崇畫扇六言二首之二秋水蘆雁
- 新詩八十言,筆端產璠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答裴煜二首
- 飛檐危檻出林端,王屋嵩丘咫尺間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邵堯夫霽登石閣
- 透疏緣隙巧劇端,通夕爬搔不能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王介甫烘虱
- 纏頭雙鳳錦、覓端端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小重山·醉盡春風意未闌
- 江上潮始白,林端霞半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鄭同夫餞別圖詩
- 草際起微風,林端淡斜月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晨詣祥符寺
- 雪侵春事太無端,舞急微還近臘寒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自遣詩三十首
- 江上思重借,朝端望載饑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謹和諫議罷郡敘懷六韻
- 處處明月清風,端的玲瓏脫灑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死生不怕
- 幽雅淡然風范,端的憑誰光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利名拋卻
- 日邊有詔,蒼生端望公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百字令/念奴嬌
- 九德皆殊進,三端豈易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人不易知
- 黃金一丸入云端,群貧望逐滿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嫣婦
- 燈下絡緯鳴,林端河漢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十三紡車
- 四坐整衣容色端,醉翁雖醉無慢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建州通判沈太博
- 老媼持將去,無端色不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漫書
- 闕下羊楊險,朝端虎尾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本源皆瀉鹵,異端亦咸鹺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鹽池十八韻
- 秋風一擊入云端,合國人皆仰面觀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呈富相風箏
- 虛名虛利太無端,自方□□寸進難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選官圖
- 李公素譽壓朝端,曾泝龍門鬣未干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兩蘇公講筵唱和四首
- 新陽為我解憂端,梅破南枝雪造寒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至后飯客
- 且置紛紛事百端,從公系馬白云邊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次韻重令升四詠·性樂堂
- 幽恨清愁幾萬端,故將巧笑破霜寒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梅花七絕
- 無忝爾所生,造端乎夫婦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長兒深生日集經語示之二首
- 胸次玲瓏達事端,入山買屋貯清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戴帥初見寄二首
- 水鏡空平取友端,頻來山外伴酸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戴帥初見寄二首
- 極而察天地,造端自齊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韻來謝韻
- 憶昨依依話別端,瀟瀟暮雨滿山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弟觀授學陳子得家
- 奕棋轉燭事多端,飲水差知等暖寒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赴鄂道中
- 云影蔽遙空,無端淡復濃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久雨
- 連天華帟竦南端,畫角吟龍疊鼓喧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晏相公青城
- 斗外城隅出,云端闕影微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北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