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6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未妨疏狡兔,端恐失遺珠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無月賦詩三首
- 不待投醪賜,端同挾纊兼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歸途馬上二首
- 我愛清江郡,端如屋上烏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呈壽岡先生二首
- 吾舅之于黃,端若一體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衡州舅氏
- 可但發其蒙,端能病斯愈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簡寄潘恭叔
- 未知重回日,端復幾年間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歐陽全真過玉山見寄
- 他時獨行傳,端可并麒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過周文顯所居
- 敬問周夫子,端居又半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簡文顯
- 未須論旨蓄,端爾待來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六日早途中見耕者
- 念將與之游,端恐吾道廢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桃川山中用陳蘇舊韻示周游
- 誰謂時方暑,端疑候已涼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同兒曹步月寺門作
- 哀哉被摧壓,端亦似人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雪中三憶三首
- 未容待明光,端合校天祿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夜坐懷子肅子儀
- 起此窮途哭,端非傾蓋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張次律見招欲同一詩人飲既見乃新定遠令劉旦
- 豈是春渝信,端緣旱作災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至節后猶未見梅疑旱使然
- 豈為鐘情極,端由取友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周愚卿同丁永年陳明叔見餞于去城之十里致嚴
- 但使民能足,端知化已宣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胡達孝二首
- 笏盛床應滿,端闿橐已持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趙和宗挽詩三首
- 前賢官業處,端的要追尋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送十三郎赴尉漢陽二首
- 百斛篆鼎筆端斡,五色瑞繭胸底繅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壽李參政壁
- 更看面目知端的,卻在先生幾格閑。 -- 出自宋·易祓·題識山樓
- 峻級飛平步,端圭卻掖扶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郊祀慶成詩
- 愚臣輸至款,端在賦甘泉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郊祀慶成詩
- 愿刻可齋詩,端與雅頌亞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用韻
- 雖微醖五斗,端有才一斛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謝葺芷和韻
- 盡復淮南陂,端可儕杜亞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可齋陳大卿政成暇蒐討河渠為鄉國長久慮開萬
- 避事寧違俗,端居悟及身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書齋獨坐
- 自應攄學業,端不藉門庭。 -- 出自宋·林表民·餞臺倅王司令幾叔參釐天府
- 好語時聞,憂端未歇,倚風搔首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龍吟·闌風長雨連霄
- 喜事雖新,憂端依舊,徒為岷峨且歡舞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感皇恩·三峽打頭風
- 眼底時幾,鼻端人物,誰辨北征東略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喜遷鶯·鬢霜盈握
- 都梁有吏云端來,持書火急如符移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丁大監文伯得余近作讀之讀之疾愈以詩見貽
- 世間行己地,端亦勝蓬瀛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徐校書知處州
- 過祠解后日端午,昌歜之酒芬兮清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題大安軍楊寶謨□旌忠廟
- 夢月佳辰近,端陽令節新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皇后閣端午貼子詞五首
- 要令參溟涬,端合罷飛騰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挽正字南仲四首
- 果然許我真端的,從此君行易已東。 -- 出自宋·卓田·贈易卦者
- 丁寧尸諫語,端不愧家山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挽潼帥許侍郎成子三首
- 可能群枉杜,端藉眾賢和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游提刑秘閣赴召三首
- 薦賢應受賞,端策不須占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上曹憲使五十韻
- 能使薰蕕別,端由藻鑒明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憲使江寺簿赴召
- 博士尤姱節,端公更直聲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憲使江寺簿赴召
- 一朝誰作兵端啟,萬里應勞使指將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代壽李參預雁湖先生五十韻
- 渠知褫鞶枉,端由吠聲喧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上高趙宰同叔遺以誠齋集……
- 旋觀逄與羿,端在友弗掄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上高趙宰同叔遺以誠齋集……
- 燕涎雞晨,即端制書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萬歲通天帖贊
- 去非前日在端平,我以為兄不敢名,若使去非觀此疏,須饒幼學作難兄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讀王伯大都承奏疏
- 愿君在莒心,端不渝疇昔;蔡人即吾人,一視孰肥瘠? -- 出自宋·王邁·簡同年刁時中俊卿詩并序
- 炷勻劇炎火,端躬如泰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看蔣玉父有珍炙膏肓
- 真數重陽到端午,快聆三捷凱歌還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方德和大鏞赴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