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6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正氣凝陽剛,端操凌云煙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遠游篇壽立齋
- 直欲驚魑魅,端疑待鳳凰。 -- 出自宋·孔舜亮·手植檜
- 神龜移入云端去,彩鳳摶歸地母騎。 -- 出自宋·李抱一·題神霄宮壁
- 誰會天游更端的,瘦梅疎竹一窗風。 -- 出自宋·李伯玉·天游齋
- 未說才如錦,端知□似椽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傅憲
- 齋心常拱極,端簡中秋霜。 -- 出自宋·李虛己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三首
- 幽奇溪石驗端的,右胥遺翎跡尚新。 -- 出自宋·利書記·天柱雉兒行
- 何曾自不教,端是出天真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許孝謹
- 胡為氣質反端厚,至今觀者多有疑。 -- 出自宋·劉贄·游后洞詩
- 仰天瀝肝膽,端欲涇渭分。 -- 出自宋·留夢炎·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
- 硯池渾不凍,端為寫蘭亭。 -- 出自宋·陸升之·皇后閣春帖子
- 生名一掬詠,端為玉人傾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故夫人陳氏挽章四首
- 欲令從雅操,端肯迂修程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竹支以其季子將有遠行丐余一言余與翁游視其
- 相對無俗情,端的羲皇上。 -- 出自宋·馬先覺·樂庵李先生居南床論張同知不行掛冠而歸賦二
- 儻令興禮樂,端不后程仇。 -- 出自宋·莫濟·挽薛常州艮齋先生
- 傳家孫子盛,端不墜前徽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挽陳本齋尚書
- 奕世詩書味,端知積慶長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挽唐學賓
- 只應一片雪,端在兩公心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寄黃商伯兼簡詹元善
- 小甕瓶,形模端正玉色明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小甕瓶
- 莫言此個無端的,世上浮名總是虛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里中有虛傳榜帖者
- 塵世不知幾端午,人生大抵一虛舟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和所盤端午韻
- 鋒車召黃巖,端笏拜西府。 -- 出自宋·區仕衡·都門送杜樞院
- 紫宸朝罷御端門,天宇澄清景氣溫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明堂慶成五首
- 行看司馬相,端委靜邊塵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送楊侍郎帥江陵
- 豈知至妙門,端在玄中玄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寄上蘇邛州兼呈八座
- 棠陰幾人淚,端復為誰傾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謝殿撰挽詞二首
- 六月霏霏飄端雪,須知別是一壺天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那容問端的,端的髑髏前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頌古二十五首
- 直饒陸羽知端的,也落吾家第二機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黃檗送花化主
- 如今若欲知端的,舜若新添頷下須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性空
- 初非智巧成,端自神物造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常·濺玉亭
- 直饒未舉知端的,猶隔白云千萬重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松風清耳目,端的勝人間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初·辭眾偈
- 恁麼會,太無端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行·偈五首
- 筑著磕著,言端語端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頭白頭黑,言端語端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拈古十四首
- 若能直下知端的,佛海波瀾無盡時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因販私鹽,無端過界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達磨贊
- 壞與不壞,言端語端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艾人與門神,端的見不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做模打樣無端甚,寧免傍觀臭口開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頌古十四首·世尊隆生
- 個中直下知端的,已落吾家第二機。 -- 出自宋·釋亮·偈頌五首
- 草鞋蹋破知端的,悔涉山川恨轉深。 -- 出自宋·釋亮·古禪人乞語
- 衲僧要識渠端的,雪瀑千尋瀉斷崖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靈峰雪崖長老請贊
- 紅爐片雪明端的,象外風光照古今。 -- 出自宋·釋如本·頌古三十一首
- 老梅樹太無端,寒凍摩挲鼻孔酸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二十五首
- 雖有明時約,端無外物華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山居即事
- 雨余情更逸,端為故人留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定慧別業次韻陳子中
- 無尋覓處知端的,急來與汝粗拳吃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舜待者以拙自處請語為警
- 若於話下尋端的,未免泥中又洗泥。 -- 出自宋·釋深·頌古八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