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4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迦葉無端沾一滴,至今猶自面皮黃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頌古四十四首
- 更要問端的,天臺有石橋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臨終偈
- 草木無端拈出來,更加注腳放癡呆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頌古十首
- 大化無端倪,至道絕馮仗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依韻酬葛秋巖陶體四首
- 莫知其端,為之長吁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運有榮枯行
- 一指頭端無兩樣,普天匝地一時明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陰向鼻端滅,陽從眼里生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莫愁指端兮焦尾之曲,可意鉤上兮赤稍之鱗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末后無端重漏泄,焦齒翁翁嚼生鐵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深·頌古十二首
- 丈室無端鐵門限,未應容易野人過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訪趙野云不值
- 舌貫鼻端,牛行虎視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禮寶峰馬大師塔
- 老新開,端的別,解道銀碗里盛雪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也謂毫端不相隔,秋云秋水奈遙遙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寄靈隱惠明禪師
- 平地無端鑿陷坑,木橋拈起使人行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頌古一○一首
- 不犯指端彈一曲,碧琉璃界月三更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寄隨守向大夫三首
- 好個話端,阿誰解舉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堪笑無端王老師,錯認簸箕作熨斗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以一毛端智,遍量法界空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李長者贊
- 居士筆端,宣暢果海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示周子充寫華嚴經
- 波旬無端起舞,阿難平地悲哭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上人筆端力,掇出放毫光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示禪人寫華嚴經
- 事說萬端多畫虎,人無一念不亡羊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午睡
- 舊德朝端方見用,清才關外苦難留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王大觀寄張仲巽
- 其言無端極放肆,大抵順物尤連犿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
- 賦役百端閒日少,可憐生事甚茫茫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牛山道中
- 召直毫端準謨誥,甄評皮里韞陽秋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樓樞密挽詞二首
- 群獻馀端緒,中原故典刑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曾原伯大卿
- 景物無端故勾引,淮山盡處又廬山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舟次卷雪樓四首
- 或儼如端士,而正其衣冠。 -- 出自宋·汪任·游南山
- 以我鼻端氣,觀此石間風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
- 世網無端巧見遮,路岐何處出裹斜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次韻答伯初
- 應笑雍端惟見果,定傅江鮑部能詩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友人江順德見子
- 欲向云端問子巢,陵虛鶩遠恐疲功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題蔣少閔云巢
- 說與眉端向人意,元和才子舊風流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聞秀實歸自臨安有新作戲以小詩寄之四首
- 自此啟端兆,次乃排等秩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沈子美梅詩
- 吳僧筆端龍幻化,幻出前賢世無價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寶覺師畫少陵像用筆其簡伯氏稱賞之因戲為長
- 好是鼻端消息在,夜堂流水夢初成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舊聞邵叟名今識面目於詩句字畫中輒取二詩賡
- 料得云端風背上,融和那肯似人間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一夕大風偶成呈諸兄簡士修思遠
- 從此毫端愈珍重,千歲萬歲傳無躬。 -- 出自宋·王佐才·贈徐微中畫龍
- 隙風無端吹我燭,滿窗明月心更清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句
- 回首憶端平,芳菲僅一餉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壽方右史德順大琮生朝
- 排斥異端尊孔孟,推原人性勝荀楊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韓愈
- 非是筆端多變態,如何人道有唐風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謝玄暉
- 山在筆端長不老,雪於鬢里幸相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生朝
- 手挈仗端和袖里,氣呵髭上覺冰生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早行
- 陰陽無端更去流,世間盛福難全收。 -- 出自宋·楊幼輿·游老君洞
- 今復無端登蒜嶺,卻尋烏石認親闈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登蒜嶺
- 客里逢端午,僧廊雨氣涼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端午至太平寺
- 要源見端的,履踐嚴度程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題習齋
- 生意無端綠滿枝,閉門高臥日遲遲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春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