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端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共有筆端譽(yù)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贈(zèng)賀左丞蕭舍人詩
- 初從鼻端參,忽置秋色里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王令收桂花蜜漬埳地瘞三月啟之如新
- 菖蒲秀端午,黃花作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重午菊有花遂與菖蒲同采
- 善惡千端無所為,便是南無及迦葉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即心是佛頌
- 細(xì)草無端留客臥,繁枝有意待人看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春興
- 取友必端人,求我我蒙童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黃巖高志尹寄壽
- 默究端端的的,體用完全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婆羅門引·一毫不立
- 雛鳳無端逐小雞,也隨流派附江西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錢鐘書·叔子寄示讀近人集題句、媵以長書、蓋各異
- 天子事端拱,大臣行其權(quán)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(dān)水施僧況歸命
- 遠(yuǎn)夢無端歡又散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蝶戀花·繡幕茫茫羅帳卷
- 陽秋履端月,象魏布和辰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元會(huì)詩五首
- 山從云端現(xiàn),日就林外隱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錦亭晚矚
- 隱幾劇端憂,良辰喜嘯儔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喜同朱舅秀才小飲
- 幽興足端倪,危橋便見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公園
- 涂有萬端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(jī)·秋胡行
- 白發(fā)無端速,青山不忍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何處難忘酒十首
- 欲過蘇端泥浩蕩,定知高鳳麥漂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連雨不能出有懷同年陳國佐
- 縈繞千端愁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下方山詩
- 夢寐無端際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悼室人詩
- 錦里無端無素書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輦路逢端午,今年始賜休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端午日張園分題
- 不向云端呈伎倆,猶來盞里現(xiàn)神通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曇花亭供茶戲作二首
- 天闕云端聳,秦淮雨后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建業(yè)書事
- 勛業(yè)肇端登鳳沼,詞章接武侍甘泉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鹿鳴宴
- 歲歲酬端午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點(diǎn)絳唇·萱草榴花
- 好去朝端客,人爭草薦書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秋日送人西上
- 園吏無端偷折去,鳳城從此有雙身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紅梅
- 談辭足端倪,懷抱去蒙覆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蘇子美見寄
- 更謝林端新月色,留連歸舫盡三觴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湖上飲
- 況十分端正,更鼓舞衰翁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八聲甘州·掃長空
- 乾坤露端倪,宇宙幾奇怪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和陳七峰七詩韻
- 山木無端又一秋,夕陽和影上扁舟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巫山峽
- 明朝做端午,節(jié)物追楚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答吳尚書
- 公與朝端清到底,人言次相直如弦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悼祭酒徐仁伯
- 早修心端的好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金蓮出玉花 拆木字起
- 風(fēng)仙至,端的話良因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望蓬萊·馬風(fēng)子
- 一更里,端坐慢慢調(diào)龍虎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掛金索·一更里
- 些兒的端妙處,看何人、有分搜尋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夢中見珍寶不知其數(shù),至於衣襟盈滿
- 世事無端,惱人方寸,十常八九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送張大經(jīng)御史,就用公九日韻,兼簡
- 聊舉數(shù)端言,以當(dāng)—解頤,四時(shí)唯其競,雙丸日夜馳,江河唯其競,東去不復(fù)歸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競渡
- 莫知其端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答趙景猷
- 字瘦毫端當(dāng)有骨,洞清柳外想余絲。 -- 出自·老舍·致章老
- 骨嚴(yán)體端重,安置無欹危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顏書四十韻
- 羨君筆端有新意,倏忽萬狀成一揮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與可許惠所畫舒景以詩督之
- 木有毫端水有源,漸成盤錯(cuò)始潺湲。 -- 出自宋·鮑當(dāng)·酬阮逸詩卷
- 大綱一端正,上下合于一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夫差伍員
- 喪祭兩端無愧悔,民風(fēng)行作舜時(shí)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論語·慎終追遠(yuǎn)
- 善惡萬端,古今如此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消息毫端總是空,奇哉道味深無比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廓落異端隨日變,乖違法度受天懲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