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2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處端稽首,上覆劉仙,一別悠忽三年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 寄長生劉師兄
- 處端望,師兄通妙幾前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 寄長生劉師兄
- 紫端玄歙盡斥去,欣然為此同重瞳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灘哥石硯歌(有序)
- 無端一展石渠卷,陡憶群瞻蹕路蹊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張宗蒼惠山圖
- 南端啟鑰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鄭曼季詩四首 高岡
- 靖端夙效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顧驃騎詩 思文
- 崖端刻頌唐宗業(yè),水底沉碑杜預(yù)功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徐州洪蘇墨亭書坡老石刻后(有序)
- 無端繞室思茫茫,明月當(dāng)天萬瓦霜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憶弟二首
- 造端良是魏隋間,以至開元遂為瘉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有感
- 異端塞宇宙,不能別渭涇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感興
- 妄端忽一起,紛潰終難支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程朱之學(xué)四首
- 無端尊禮青蝦蟆,圣門譏誚豈只且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青蛙辭
- 異端神怪非正學(xué),但可出野驚麋鹿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(xué)
- 異端豈必皆邪說,執(zhí)一之偏或過中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隘與人恭
- 舌端異味已全拋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示食三白通庵主
- 無端大嶺重饒舌,數(shù)丈龜毛舉世無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三十三首
- 毫端萬象,沃蕩狂迷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異端達(dá)雅淡,返禍自輕生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鼻端堊墁久,妙質(zhì)愧非郢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次韻何吉老游金鑾寺
- 毫端吐奇芬,溢目麗紈綺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江陵令張景常萬卷堂
- 筆端非外鑠,胸次有天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復(fù)用前韻呈黃教授
- 舌端偷得不傳機(jī),說破人生不載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相士
- 筆端胸次患不清,一過于清天所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全國輔竹溪清寓
- 乾端坤倪,開豁呈露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祐祭海神十六首
- 玄端肅事,紫幄興祥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朝日樂章·雍和
- 細(xì)端相、普陀煙里,金身珠絡(luò)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淺把宮黃約
- 筆端化,胸中錦,兩消殘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水調(diào)歌頭·半世慣歧路
- 無端霜月闖窗紗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浪淘沙·紙帳素屏遮
- 無端風(fēng)月相勾引,不是先生愛放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上十四吟十首
- 云端別有冥冥翼,不受虛弦浪箭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六和
- 鼻端老去齊香臭,分別柑花是晚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春日二首
- 無端一首黃詩在,長與江山起是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浯溪二首
- 一端能敗幽人意,夜夜墻西礙月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楮樹
- 一端差慰意,徐字與楊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孫母陳孺人墓志
- 春端帖子讓渠儂,別有詩馀繼變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自題長短句后
- 無端兩丞相,有愧一山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四賢像·魏處士
- 葉端須雨打,有句索渠催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似賢齋竹
- 筆端妙處還知否,萬里秋天壯氣橫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逮子赴秋試江西漕司
- 筆端水遠(yuǎn)又山長,瀟灑吾宗白面郎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曾表勛畫屏
- 林端啟明上,飛光發(fā)丹曦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馮氏道中早行
- 城端有亭余故基,吏曰舊榜題延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同蘇秘丞子平登延暉故亭
- 云端訪古寺,樹杪臨危閣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歲晚登清素院北閣
- 林端躡絙上,卻入勢愈斗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仲蒙石龍渦
- 城端筑層臺,木杪轉(zhuǎn)深路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守居園池雜題·待月臺
- 眉端萬國愁,公意良獨(dú)苦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崔少蓬南歸五首
- 善端繼繼無窮脈,元化生生不盡頭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(jǐn)次老人至節(jié)韻
- 筆端矍鑠精神在,莫只清吟伴老槐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郎丞之桐城
- 筆端知已有,券外得心無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挽李丞
- 毫端潛造物,局上暗投兵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周著作萃賢亭
- 無端醉語落塵土,一過人間四十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讀宿州天慶觀門扉仙篆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