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堅吾志節(jié)熟吾仁,理義之益端無窮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遭族人橫逆
- 披沙覓山泉,不知泉在師錫端。 -- 出自宋·陳鵬飛·卓錫泉
- 參前倚衡勿間斷,千功斷弦端可續(xù)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薛玠兩投詩以古風謝之
- 自古相傳惟此道,一派源流端可考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右溪道中偶作
- 憂來宛轉歌不已,我樹非材端后死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春愁曲次劉正仲韻
- 祗今人間何處無琴師,問渠端由渠未知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聽琴行贈沈秀才
- 書貴瘦硬少陵語,豈止評書端為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郭熙雪晴松石平遠圖為張季野作是日同讀杜
- 漢庭上方斬馬劍,子制毛錐端似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范君用筆工五首
- 欲知地面深且廣,架屋百楹端有余。 -- 出自宋·黃誥·題道巖二十韻
- 胸中千古淵源學,天下十分端正人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上李承旨學士
- 一時更有劉與楊,妙手斫泥端及此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贈葉生
- 出土好色已勝玉,下箸珍味端如飴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謝翁士特惠筍
- 誅奸發(fā)德示后世,右丞之文端可復。 -- 出自宋·劉鄂·讀許右丞所作陳少陽諫議哀詞
- 巽維一夕啟邃竇,光圓甕牖端相侔。 -- 出自宋·彭從虎·游淡山巖
- 冠群靈而首出,攝大千於毫端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偈頌五十一首
- 佛法流行明盛世,持世護法端有恁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壽平章秋壑師相
- 火風催,四山逼,那時要見君端的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參玄歌
- 咄,釋迦謾自化西乾,達磨無端來此土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偈十三首
- {上祝下土}著磕著,言端語端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不涉思而知,不動步而到,無端入荒草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共住不知名,千圣亦不識,無端平地生荊棘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榴柄短長,鍋兒大小,家丑奪端花擘了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搭著便回,點即不到,已是無端入荒草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爍迦羅首金色容,具足七數(shù)端嚴相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大悲觀音栴檀像
- 性情貴遠初厭近,久不見之端可憐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十二月十七日歸故園酌紅梅花下
- 輕財好事余文叔,磊落襟期端不俗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題余文叔山間四時之樓
- 花容肉色兩相宜,肌理細膩端不俗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庵中有紅山茶一株自臘月開至二月半為蕊尚無
- 宜州老子筆有神,蟬蛻顏揚端逼真。 -- 出自宋·俞疇·跋山谷書范滂傳帖
- 先生佳句落泉石,杜詩韓筆端能續(xù)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何司業(yè)和屋字詩見詒次韻奉酬
- 楊侯作錄來成均,野鶴昂昂端不群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楊飛卿國錄
- 吳興青石今無聞,歙郡刷絲端可焚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自題端溪硯
- 卯年會見佛貍死,天數(shù)一定端可推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陸伯微韻
- 相呼酌醴勸蟠桃,安期大棗端如瓜。 -- 出自宋·張椿齡·思高人
- 阿瞞按舞長生殿,妃了洗妝端正樓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望秦川歌
- 況復夫人有美子,折腰垂首端為誰。 -- 出自明·豐坊·余羈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懷伏枕增
- 書生耐冷自常事,北窗清坐端誰留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十二月十八日大雪登樓作寄進之天錫時諸君方
- 歸扇玉帛未足夸,撫景豐穰端可謝。 -- 出自明·陸釴·齋居閱東坡定惠院詩次韻遣興
- 我愿河清海晏三千年,圣人端拱開文淵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蜀府命題所藏唐十八學士瀛洲圖
- 東風吹落頭上巾,此日獨醒端可惜。 -- 出自明·王璲·和高季迪將進酒
- 呈能角技為歡,種種厭射更端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妾薄命
- ”云芳聽此語,掩面生號泣:“無端貝萋錦,無故蠅止棘。 -- 出自明·吳鼎芳·唐嘉會妻
- 我歌行路難,什百之端歌一端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行路難(三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