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三月春歸未是歸,綠陰端的勝花時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棗子萬星攢,良苗綠一端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途次口占三首
- 非意相干吾豈敢,年來端為冷虀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胡兄
- 鎬京長啟需云宴,先奏端平第一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天基錫宴致語口號
- 亦知月不老,終當出林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中秋雨
- 一生能幾日,愁恨也無端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閑居遣懷十首
- 靜宜來禁里,清是下云端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西掖寓直春曉聞殘漏
- 微風侵燭影,疊漏過林端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夜宴太仆田卿宅
- 文登重出現,白龜蓮上,端坐空中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贊重陽真人出現
- 落魄閑人,逍遙懶漢,的端酷厭榮華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得真樂
- 全性命、不比尋常,下的端了干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勉門人
- 常乘雙鹿車,遨游三素端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劉伯溫秋懷韻(四首。劉旅興五十首中
- 劍氣尚堪吞鬼伯,詩魂端合起獾郎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劉先輩憶山中韻
- 生精敏絕倫,每粗發其端,即能逆推而底于極,本末兼舉,細大弗遺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方生還寧海(并序)
- 燭情已自同懸鏡,從諫端知勝轉圜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讀貞觀政要
- 豐澤籍田將御苑,年年端是重三農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御園耕種
- 詎惟攬結供吟興,靜會端知理趣兼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即景
- 世間盡有丹青手,寫照端須似此人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管道升修竹幽蘭圖
- 聳聳青玉斡,折首不見端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聳聳青玉干,折首不見端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
- 鶴護松扉久不開,蒲團端坐思悠哉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幽棲
- 何況一國之事兮,亦多端而膠加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買臣晚遇知多幸,犬子端憂思轉稽。 -- 出自宋·畢士安·禁林讌會之什
- 春來秋葉在枯枝,底用端蓍更指龜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尚父伯夷
- 帝王自擊南山豕,慚愧端非聽董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武帝
- 武帝求仟不得仟,王喬端坐卻升天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頌古三十六首
- 指頭輕妙處,鶯舌五音端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心恨貌恭無定止,舌夸端正亂乖訛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勿教為逆順,平地入云端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澹煙光雨際,孤月凈云端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照然明道德,萬象有其端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避煩如雨散,清靜入云端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頑情終不見,圣境類乎端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若非通秘奧,故是入微端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臺星久出照寰瀛,懶入端門傍御屏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
- 黨論開危道,功臣發禍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南浦思歸
- 閑齋聽鐘坐,憂緒悵多端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張羽后夜坐西齋
- 五陵祥瑞煙何在,何日端門朝百官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自寬
- 探道三十載,得道天南端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紹隆寺
- 無勞秉華燭,晴月在南端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
- 一門孝友古難為,堅苦端凝更自持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挽都大王郎中二首
- 溪邑近聞工比興,君詩端可派宗盟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贈香溪留君東上
- 毓成岐嶷粹,立取本原端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贈臨川胡丈文求叢桂書院字
- 一節誓堅忠與孝,立身端不負乾坤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及第謝恩
- 受善如流聞義勇,真誠端以古求之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紹興葉帥改當涂
- 曾未逾信宿,王言冠篇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興
- 笑木石虛齋,暮年忺做,端明提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轉調二郎神/二郎神
- 青牛曾動半空紫,白鳳端為一卷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季弟韻二十首
- 北關南蕩霽華開,輦御端門肆眚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丁卯元日十首
- 乃知元祐調弦易,卻是端平變局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鄭丞相生日口號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