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旦別已千歲,夜愁勞萬端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下桂江縣黎壁
- 自知心未了,閑話亦多端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岳麓寺
- 筵開曲池上,望盡終南端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圣制九日言懷賜中書門下及百僚
- 呼僮曉拂鞍,歸上大茅端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送人罷官歸茅山
- 景深青眼下,興絕彩毫端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中書王舍人輞川舊居
- 秋堂復夜闌,舉目盡悲端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郭司徒廳夜宴
- 昔聞生澗底,今見起毫端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詠門上畫松,上元、王、杜三相公(一作崔峒
- 霄漢寧無舊,相哀自語端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貴池道中作
- 呼童快秣朝天馬,後夜端門月正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太華峰頭十丈蓮
- 聞道槐庭虛位久,天意端如有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酹江月/念奴嬌
- 無奈傷嗟最苦,又不知端的,枉棄了家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八聲甘州 依托何仙姑,見嗚鶴余音卷六
- 蕭颯清風至,悠然發思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清風戒寒
- 何時聞必也,早晚見任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臺中里行詠
- 仲尼書大法,亦莫重更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王平甫見寄
- 月落夜正黑,風起庭槐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夜聞風聲有感
- 譬身有兩目,了然瞻視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讀邵不疑學士詩卷杜挺之忽來因出示之且伏高
- 群處裳帶中,旅升裘領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師厚云虱古未有詩邀予賦之
- 丁令再歸移歲月,王褎端為約僮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公儀龍圖憶小鶴
- 有客驅辭穎,臨風運筆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通判太博雞冠花十韻
- 枯楊映樓角,蔓草被墻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趙員外良佐趙韓王故宅
- 移床就堦下,看月出林端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月夜
- 豈臺未經慶,瑞雪下云端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相國元老
- 微微經雨后,杳杳出云端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登朝元閣
- 人生無定準,事體有多端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所感吟
- 筆陳云橫未易陪,雁門端見壓城摧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別關景暉二首二
- 何用城烏嗷嗷八九雛,端坐秦氏桂扶疏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贈關澮關沼
- 學道平生昧蹊徑,半世端如走榛莽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吳黯赴闕
- 洗心用此無邊綠,處世端能不染塵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六月十五日西湖宿齋
- 年來豈復為秋悲,靜里端能閱化機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靜坐
- 曾子定應憐益母,曹公端解寄當歸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有惠益母粉及當歸者
- 萬金書若到,便可解憂端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初到曲江六首
- 不來同一醉,何以解憂端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示葉令
- 萬里空歸君解否,老胡端為我能留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叔父惠鉢三首
- 此節定知隨意好,今宵端復為人長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上元致語口號
- 血指汗頻終縮手,此懷端復向誰傾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蘇公督兩歐陽詩
- 驥騄同群鴻雁行,登臨端為作重陽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僧慧僧利同往南山
- 一雨何關百里雷,天心端為眾心回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陳帥干喜雨二首
- 颯颯西風來,吹不開眉端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季秋既望吾族子侄以老人會于我家名日燕老集
- 問個中、真味口難言,知端的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江紅慢
- 向本來、一點便承常,真端的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江紅慢
- 一笑人間癡女子,如君端不愧媧皇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吊鑒湖秋女士
- 龍性官中想未馴,書生端合耐家貧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答叔子
- 眺遠渾疑天拍地,追歡端欲日如年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薄暮車出大西路
- 上元夫人最小女,頭面端正能言語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梁廣畫花歌
- 云無期兮風有止,思多端兮誰能理? -- 出自魏晉·傅玄·吳楚歌
- 洛水縈祠外,嵩云泊棟端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真宗永定陵
- 輕煙著波面,斜月罷林端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晚發
- 圓期壓秋半,飛影破云端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中秋對月
- 詎意前歡馀,更為后感端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屯田張員外
- 佳辰邈良覿,觸物懸悲端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日雜興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