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在第4個字的詩句
童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一個青童立面前,捧出長生簿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鶴洞中仙
- 見個靈童,於中傻俏,自然能做作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刮鼓社
- 玉女金童,常常看舍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玉堂春 鎖門
- 直待青童交位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蘇幕遮 荷葉杯 此詞疑有誤
- 一對金童呈手段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青蓮池上客 上元看輥燈*
- 玉女金童,常常看舍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玉堂春 重陽真人分梨十化集卷下
- 特賜恩童為管伴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青玉案 初宣作
- 返老還童,占斷清涼地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蘇幕遮 勸船戶
- 才見兒童年少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桃源憶故人·愁思俗態知多少
- 策蹇攜童,行化過東溟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悟南柯 溟州值雨阻道友留戀
- 瑩魄兒童天外飛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長思仙
- 兩個青童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益壽美金花
- 云映青童笑問伊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武陵春·一葉梧桐窗外落
- 一對金童,一引仙鄉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一剪梅·一個塵勞一個忙
- 交燦瑞童顏勝玉,似雪映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江神子·丹華虛托假形骸
- 窗外兒童課六經。 -- 出自元·劉因·南鄉子 張彥通壽 四印齊本樵庵詞注云,按換
- 返老還童,易粗為妙,定有九還丹訣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十載燕山
- 長記得、童冠相隨,浴沂歸去,吟詠鳶飛魚躍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云淡風輕
- 那沒腳童兒,會翻筋斗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贈唯庵(原作府,據道藏改)宗道人
- 玉女金童,采將來、煉就紫金。 -- 出自元·牛真人·宣靜三臺 嗚鶴余音卷一
- 遽俾出童羖,而為中心傷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奉旨講賓之初筵
- 謾有兒童夸并駕,更無弟子得升堂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苕溪陸文寶挾筆過云間持卷求余言而一時縉紳
- 每戒兒童搖樹戲,空煩道路隔墻窺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和答石田先生落花(四首)
- 鼓吹兒童聊處鬧,庖廚煙火幾家眠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除夜寄妻叔劉丈
- 我昔訓童多,虛受人家怨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叔嘉叔平既斬衰祝之以詩
- 浴冠舞童春服盛,秀眉齯齒頌聲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四伯父生朝三首
- 應共游童春浴罷,詠歌喬木錯薪辭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酬答復州葉教授
- 映帙兒童事,豐年老大心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雪中簡周子問
- 色要如童長不改,學須似老始多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二十一弟壽二首
- 一掬見童數樹涼,兩三桅子野花香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亭午熱甚過石子澗
- 共說兒童事,分明在目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都下呈叔表兄
- 好遣仆童種榆槚,老夫行欲賦歸田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送陳忠玉兼寄尹夢得黃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
- 聞有故童仆,壺餐酹荒隧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雨霽出郊外
- 因看兒童騎竹馬,憶曾隨母北歸時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過舅氏宅
- 強引兒童追節物,久拚身世任乾坤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九日
- 追思兒童日,爭先纏彩縷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重午
- 沖曉樵童便來往,思量誰是我投閒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酬新九江使君趙明達二詩仍送自制香餅白
- 樵青漁童與共載,大勝俗侶成群來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夜坐放歌書興
- 但聽兒童語聲喜,黑頭青角看泥牛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壬宣立春
- 北固兒童雖不識,也緣巾屨過山名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寓京口四首答湯菊莊兼簡分司鄭料院·北固亭
- 試喚兒童卷疎箔,一檐花影月娟娟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早作
- 亟呼兒童延入座,餉以清風滌袢暑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贈仙茅道士
- 百里兒童沸誦聲,湖山堂上集群英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宴金壇邑官致語口號
- 笠戴天童雨,鞋穿雪竇秋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送聰上人歸四明
- 六七歲童子,一人隨數牛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下程
- 守歲兒童語笑頻,老翁醉擁地爐春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除夜
- 兵革兒童長,風霜天地仁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新春
- 我欲攜童稚,具此雙釣鉤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白摐洲
- 憶作兒童上樹時,今見根柯已如此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古樸樹歌
- 依依攜童弱,藹藹會里閭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雜言(十一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