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9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此道未軻死,此書未秦燔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聞葉正則閱藏經次其送客韻以問之
- 斷編遺汲冢,名篆出秦臺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挽沈虞卿侍郎
- 解衣輕盾日,假蓋得秦官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方竹杖松根枕二首
- 飛云遙楚岫,斜照直秦淮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奉寄淮西總領張少卿并呈建康留守章侍郎二首
- 青山幸縈繞,寧暇問秦禹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宿余杭普救蘭若同訥義二益訪法喜寺尋登綠野
- 故鄉知我念,特地奏秦音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桂隱紀詠·聽鶯亭
- 褰裳不用涉,迤邐逃秦山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水竹野十詠·尋源橋
- 無由歸海島,誰為哭秦庭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悶
- 桃源窅何處,目斷故秦城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暮秋雜興七首
- 昔聞安期生,飄飖入秦京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丘大卿天柱峰圖
- 左馮翊,右扶風,漢闕秦畿指顧通。 -- 出自明·吳國倫·送徐行父少參赴關內
- 風聲先上郡,烽火絕秦關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送張鵠舉巡撫榆林
- 聚星占晉國,厭氣走秦皇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安撫生日
- 父死未及仕,不受暴秦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讀史
- 只恐奇謀未施設,折秦強趙要相如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趙忠州歸耕之賦
- 地形連楚闊,山勢入秦豪。 -- 出自宋·崔覲·興元
- 五七掩杜集,千百臻秦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姬周過八百,再傳嬴秦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醉吟五首
- 科斗何年變篆字,至秦程邈翻為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刊印朱才俊
- 高皇手提三尺劍,蹙秦誅項一指麾。 -- 出自宋·何麟瑞·天馬歌
- 馬革誓裹尸,氣凜如秦藺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挽孫奇父
- 臥龍扶漢室,躍馬阨秦原。 -- 出自宋·胡明善·祁山堡
- 監謗兆周蹙,偶語擠秦亡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讒人
- 不先于楚死,未免作秦降。 -- 出自宋·黃熙·吊居原
- 博浪金椎擊不死,亡秦終是韓國人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過高平縣
- 寶坊開泗水,香露散秦川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圣容寺
- 遠流通越派,殘日共秦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書樓夏晚
- 黑水環禹跡,青原帶秦疆。 -- 出自宋·利州路運·句
- 神光浮蜀道,瑞氣貫秦川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東宮生日六首·癸巳
- 終焉不忍冠,灑淚望秦州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華寶
- 父老壺漿迓義旗,亡秦誰復為秦悲。 -- 出自宋·劉棐·咸陽
- 收藏敢輕慢,曾得照秦嘉。 -- 出自宋·龍輔·鏡
- 桓賊尋常思問鼎,苻秦百萬已臨邊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謝安墓
- 九疑通舜野,八桂繞秦祠。 -- 出自宋·梅摯·昭潭十愛
- 當軒何郁郁,應只待秦封。 -- 出自宋·寧參·縣齋十詠·小庭松
- 捶碎連城之璧,大肆秦人之禍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棲真身長老請贊
- 試問長空風與月,周秦漢魏不曾知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演史
- 路逢一老公,疑是避秦客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過野人居
- 更問佛法如何,也是秦時{左車右度}轢鑽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偈公六十五首
- 嵩游忘楚夢,華近識秦音。 -- 出自宋·釋行肇·送文光上人西游
- 豈知名利客,鞭馬向秦關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隱者
- 卜居鄰楚澤,反葬近秦源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朝議大夫致仕張公挽辭二首
- 逾時待報不聞命,西秦便欲從游遨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王秀才出京
- 誰令鐘鄧輩,十萬度秦軍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入棧
- 當頌中興鐫浯溪,說秦彊楚不復稽。 -- 出自宋·孫應威·君山
- 徵君徵君苦避秦,一秦人又一秦人。 -- 出自宋·文有年·題澹山巖
- 忽忘兒女縛,似接嬴秦子。 -- 出自宋·邢恕·題愚溪
- 玉寒埋葛嶺,墨淡慘秦村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挽孫花翁
- 畢竟趨榮成異代,恥秦空抱魯連心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謝靈運
- 出猶連蜀道,人已作秦音。 -- 出自宋·楊粹中·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