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9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榮紆分漢苑,表里見秦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日暮山河清
- 八千提楚卒,百二破秦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宣州雜詩二十首
- 授經聞漢帝,嘗此講秦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
- 今來提漢卒,寇盜清秦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趙仲寶永興乾耀提舉捉賊
- 到死只凍餒,何異埋秦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
- 牛車讀古書,少作游秦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雷太簡知虢州
- 朝日下天窗,東海無秦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王平甫惠畫水臥屏
- 牲牢奠商後,典籍講秦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希深游府學
- 窈窕奇峰疊古苔,望秦嶺外勢徘徊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仙娥峰
- 四冢累累豈是仙,避秦安滿道空全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問四皓
- 土膏經舜耒,石險任秦鞭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中條山
- 滅項興劉如覆手,絕秦昌漢若更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題留侯廟
- 廉頗白起善用兵,蘇秦張儀善縱橫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戰國吟
- 東西逆洛水,表里看秦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商山道中作
- 關山三五月,客子憶秦川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關山月
- 青春思楚地,閑步出秦城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長安春日野中
- 相如后私怨,此語驚秦庭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六
- 連檣自南北,行談雜秦楚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山口阻風
- 朱戶小窗,坐來低按秦箏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夏云峰·露華清
- 朝過齊王門,暮叩西秦關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無題
- 孔孟光華不死生,楚秦灰炬漫紛更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屠仰之詠火
- 或以舌交戰,縱橫如秦儀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韻來謝韻
- 會稽首刻石,罪魁仇秦皇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放歌
- 蟾蜍同漢月,螮蝀異秦橋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從兄使新羅
- 滄州老一年,老去憶秦川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元夜憶長安
- 役役大塊上,周朝復秦市。 -- 出自唐·聶夷中·住京寄同志
- 浮舠背淮服,盤馬入秦關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尹學士自濠梁移倅秦州
- 折楊得眾笑,無地至秦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子夷兄弟十首
- 齋庖誅野菊,幽佩紉秦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
- 長恨章華亦陋夫,周秦僅可勝登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章華
- 君王既巡狩,輦道入秦京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扈從御宿池
- 信來淮上郡,楚岫入秦云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答光州王使君
- 磻溪連灞水,商嶺接秦山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灞西駱隱士
- 常聞坑儒后,此地返秦璧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華山南廟
- 長林通楚塞,高嶺見秦城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唐別駕赴郢州
- 旅情長越鳥,秋思幾秦蟬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長安書情投知己
- 良時不我與,白發向秦生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長安夜懷
- 昏曉思魏闕,夢寐還秦京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蜀路二首
- 孤城臨楚塞,遠樹入秦宮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宴別潭州王熊二首
- 萬里河山人落落,三秦兵甲雨凄凄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雨中至華下宿王山史家
- 為語長松號孤勁,得秦封爵果何緣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和人雙柏
- 一笑千萬金,醉中贈秦娥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趙城懷古
- 竹里風生月上門,理秦箏,對云屏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江城子·竹里風生月上門
- 河流經陜狹,山色入秦高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再歸秦川
- 笑殺長纓使,復轉出秦關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水調歌頭·金馬空故事
- 九金增宋重,八玉變秦余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水調歌頭·九金增宋重
- 靈旗出江淮,犀甲下秦隴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寧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為韻
- 寒云迷洛浦,殘夢繞秦樓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臨江仙·長短驛亭南北路
- 到如今,只有蔣山青,秦淮碧!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滿江紅·六代繁華
- 到如今只有蔣山青,秦淮碧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滿江紅 金陵懷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