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9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回鞭指長安,西日落秦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
- 嗚呼!楚雖三戶能亡秦,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! -- 出自宋·陸游·金錯刀行
- 相如章華巔,猛氣折秦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
- 胡人吹玉笛,一半是秦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觀胡人吹笛 ( 觀一作聽 )
- 何如魯連子,談笑卻秦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韓退之孟郊墓銘云以昌其詩舉此問王定國當昌
- 遂與張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
- 仁風被宿麥,綠浪搖秦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范中濟經略侍郎分韻賦詩以元戎十乘以先啟
- 欲留嗟趙弱,寧許負秦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寶也王晉卿以小詩借觀,
- 經火尚含泉脈暖,吊秦應有淚痕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子由欲得驪山澄泥硯
- 誰令妃子天上來,虢、秦、韓國皆天才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
- 獨慚投漢閣,俱議哭秦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見敕目,薛三璩授司議郎,畢
- 枕戈憶勾踐,渡浙想秦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壯游
- 散盡黃金身世,不管秦樓人怨,歸計狎沙鷗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落日古城角
- 墮髻啼妝孫壽醉,泥秦宮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浣溪沙·酒面低迷翠被重
- 野綠簇草樹,眼界吞秦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因直歌其事,命為《秦中吟》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秦中吟十首序
- 奔車看牡丹,走馬聽秦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鄧魴、張徹落第
- 扁舟來楚鄉,匹馬往秦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別楊穎士、盧克柔、殷堯藩
- 桃源迷漢姓,松樹有秦官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臺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
- 樹栽嗤漢帝,橋板笑秦王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玄微先生
- 鏡奩掩月,釵梁拆鳳,秦箏斜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水龍吟·摩訶池上追游路
- 騎壒蒙隴干,陣云暗秦甸,齎糧雜沙墋,掬水以三咽,傳烽東駱谷,倏忽若流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排悶
- 柴門敲不應,疑是避秦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家
- 騎驢萬里行,歲一過秦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逆旅書壁
- 人如釣渭叟,地似避秦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訪隱者
- 西望接蜀道,北顧連秦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次韻張季長題龍洞
- 經過不相識,喚作避秦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園書觸目
- 神禹祠庭遺劍佩,先秦金石古文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望
- 衣冠嚴漢殿,草木拱秦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訪楊先輩不遇因至石室
- 余年不須較,只是死秦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一春風雨太半有感
- 奉祠神禹舊,馳道暴秦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湖塘晚眺
- 登車何時顧,飛蓋入秦庭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詠荊軻
- 何人更憔悴,落第泣秦京? -- 出自唐·杜牧·愁
- 海沙變成石,魚沫吹秦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古悠悠行
- 相如冢上生秋柏,三秦誰是言情客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許公子鄭姬歌
- 龍沙濕漢旗,鳳扇迎秦素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嘲雪
- 青樹驪山頭,花風滿秦道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春歸昌谷
- 重利誘眾策,頗知聚秦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四皓二首
- 懷我平生友,山水異秦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客至當飲酒二首
- 揚雄尚漢儒,韓愈真秦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再用前韻寄蔡天啟
- 兵少敗孰繼,胡來飲秦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省兵
- 未能忘魏闕,空此滯秦稽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稽賀少府
- 孝廉因歲貢,懷橘向秦川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
- 雞鳴問何處,人物是秦馀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宿武陽(一作陵)即事
- 端居正無緒,那復發秦箏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聽箏
- 周南有遺老,掩淚望秦川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文宗元圣昭獻孝皇帝挽歌三首
- 正經首唐虞,偽說起秦漢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讀書
- 問春從此去,幾日到秦原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零陵早春
- 倚絲憂漢祖,持璧告秦皇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翠微寺二十二韻
- 是非迷覺夢,行役議秦吳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病中書懷呈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