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不得滎陽遂失秦,始知成敗盡由人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讀史
- 自言戮力共攻秦,不意入關成此勛。 -- 出自宋·劉翰·玉斗歌
- 君不見義不帝秦魯鐘連,何曾黃金橫后部鼓吹前骍旄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交代王公輔
- 山連楚越復吳秦,蓬梗何年是住身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金塘路中
- 幾年棲旅寄西秦,不識花枝醉過春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長安春夕旅懷
- 上皇西幸卻歸秦,花木依然滿禁春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駕蜀回
- 野亭歌罷指西秦,避俗爭名興各新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寄江東道友
- 君向瀟湘我向秦,後會知何處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卜算子·薄宦各東西
- 簫外月,夢中云,秦樓楚殿可憐身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鷓鴣天·搭柳闌干倚佇頻
- 樓高望遠,應將秦鏡,多照施顰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眼兒媚·潘郎心老不成春
- 帶恨飛來,煙埋秦草,年年枉夢紅衣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于飛樂·綺翼
- 雙劍鷹鹯急,三秦虎豹橫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后主廟
- 昨日東周今日秦,咸陽煙火洛陽塵;百年蟻穴蜂衙里,笑煞昆侖頂上人。 -- 出自元·元遺山·雜著
- 再到登臨處,渺秦淮自碧,目斷云沙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憶舊游 重到金陵
- 聞說秦人此避秦,碧桃零落舊時春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秦人洞
- 復楚情何極,亡秦氣未平。 -- 出自明·夏完淳·即事
- 阿郎幾載客三秦,好憶儂家漢水濱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遠別曲
- 東破諸侯西入秦,咸陽北阪南渭津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春臺望應制
- 過楚水千里,到秦山幾重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夜與故人別
- 百蠻降伏委三秦,錦里風回歲已新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早春書事
- 聞君欲行西入秦,君行不用過天津。 -- 出自唐·馮著·洛陽道
- 十五能文西入秦,三十無家作路人。 -- 出自唐·薛據·早發上東門(一作綦毋潛詩,題作落第后口號
- 歷劫兵如水,臨秦策若瓴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籌筆驛
- 馬蹄乘興急離秦,輕雪初消塞外塵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春日送王明遠
- 論交一世越與秦,白眼終甘守環堵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貫道惠其所作屏料理為大軸題之以詩
- 芳草斜陽,春滿秦樓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一翦梅·說著相思夢亦愁
- 舊曲重尋,移遍秦箏雁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點絳唇·洞戶深沈
- 瑤珮空傳好好,秦箏聞說瓊瓊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雨中花/夜行船
- 年少文聲許過秦,仁涂便失自由身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答李丞用其韻
- 君向瀟湘我向秦,魚雁何時到。 -- 出自宋·美奴·卜算子·送我出東門
- 陰山趺坐匪逃秦,杖錫聊充觀國賓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督洗泯韻
- 相越風流在,歸秦意氣伸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范丞相生日
- 朝離南楚暮西秦。 -- 出自宋·許庭·臨江仙·不見灞陵原上柳
- 愿求必世仁,借秦諭其故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予舊服術迂其效棄去比過臨邛蒙李丈分惠并副
- 水接荊門陸控秦,臥龍陳跡久尤新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武·南定樓
- 有夏傳追蠡,先秦拾斷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尚書尤公挽詞
- 閭里兒童,競矚秦蕭史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點絳唇·此去何之
- 細雨斜風,不見秦樓月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醉落魄/一斛珠
- 著論端能擬過秦,苦吟長學跨驢人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
- 周漢歷歷上下秦,侯王將相史疊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跋韓澗泉詩
- 為家百畝未為秦,何事一生長苦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別約之舅
- 蘇李是吾師,黃秦實嗣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周愚卿以二蘇先生李公擇共同體魯直秦少游直
- 兩鬢吳霜,一屏秦夢,誰是知音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柳梢青·煙淡波平
- 金頭奴子扼熙秦,銀州兵馬沖蘭會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鄭侍郎四川制置分韻得蓋字
- 強敵游魂尚三秦,邊頭何時能撤屯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瀘水清
- 范睢折脅西入秦,內史長嘆田甲嗔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病虎行
- 既受黃石書,顛秦而蹶項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留侯
- 五胡云擾豈減秦,晉人合作桃源人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桃源行
- 欲我覓印如蘇秦,我寧滿吃三斗塵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金斗相士
- 曾記步月歸來,秦爭彈偏,共倚闌干角。 -- 出自宋·續雪谷·念奴嬌·砌紅慵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