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6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匈奴北走荒秦壘,貴主西還盛漢宮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破北虜太和公主歸宮闕
- 越客新安別,秦人舊國情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送賈恒明府兼寄溫張二司戶
- 漢家今上郡,秦塞古長城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登長城
- 漢章雖約法,秦律已除名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人流貶
- 七松亭上望秦川,高鳥閑云滿目前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七松亭
- 來往尋遺事,秦皇有斷橋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樸充侍御歸海東
- 東溟道路通秦塞,北闕威儀識漢官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錢唐路少府赴制舉
- 周狩聞岐禮,秦都辨雍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幸鳳湯泉應制
- 楚客思歸路,秦人謫異鄉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朱使欣道峽似巫山之作
- 語何為乎獨秦,服何為乎異時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秦樹滿平原,秦人不居此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洛原西望
- 羅帷徐動經秦軒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燕歌行
- 吳師破九龍,秦兵割千里。 -- 出自南北·顏之推·古意
- 春色照蘭宮,秦女坐窗中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新成安樂宮(一作新宮詞)
- 誰令漢祖都秦關,從此奸雄轉相熾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天津橋
- 楚俗傷去恨,秦城稀來音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興呈裴李二同年
- 楚澤晴芳處,秦川晚翠時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草
- 一從洛邑移秦甸,三見東郊綻早梅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長安書事
- 灞岸春波遠,秦川暮雨微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長安春望感懷
- 碧云無信失秦樓,舊時明月猶相照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踏莎行·芳氣霏微
- 灞水猶疑噎,秦云亦不舒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長安趙侍郎赴闕
- 天闕云端聳,秦淮雨后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建業書事
- 鬧紅深處小秦箏,斷橋夜飲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西河·花最盛
- 欲問羈愁發,秦關道路長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春日洪州即事
- 朔雪逢初下,秦關獨暮歸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留別解縣韓明府(一作別解明府)
- 武安南伐勒秦兵,疏鑿功將夏禹并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故宜城
- 郜賂慚非道,秦求愧丑心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鼎
- 漢金方盡購,秦石諒難程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冊府元龜了畢
- 玉人水調品秦箏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思佳客·江上何人一笛橫
- 屈曲江流學秦篆,春風應是李陽冰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州衙三面接秦淮,臨水朱門一半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梁武欲為佛,秦皇欲為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雜興
- 七月絕濤江,秦渺亂師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酬章教授
- 申胥并日負秦庭,莊舄愁吟思越邑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僮有彈鷺置池上者予解其縛縱之而不去蓋不飲
- 越人聞水處,秦樹帶霜朝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咸陽別李處士
- 過夷門、又臨秦地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解冤結 自詠
- 過華山、共臨秦地,詠歌談笑,暗闡重陽佳趣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留客住 修道
- 荊偈逞妍曲,秦艷發清彈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晚步青溪上
- 伐毛定欲追秦女,歌鳳誰能笑楚狂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劉先輩憶山中韻
- 長源因此名秦淮,縈紆建業達水隈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秦淮歌
- 秦境古何在,秦人多戰傷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上田待制
- 誰知李斯顧秦寵,不獲牽犬追黃狐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丙申歲余在京師鄉人陳景回自南來棄其官得太
- 居然地隔如秦越,或者神交同白稹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讀柳拱之員外嚴宗哲主事楊應寧舍人倡和長句
- 可憐往代兮秦天子,猶向宮中兮望太平。 -- 出自·蕭瑟瑟·詠史
- 意趣茍無違,秦趆如左右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吳榮楷之官浙江三首
- 漢室龍興滅秦項,高祖劉邦赤帝子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西風木葉吹秦晉,春雨桃華送古今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千山赭去如秦樣,一水清來似晉時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曲江歸舟
- 海云經雨重,秦樹入秋殘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吳中即事
- 函關崎嵚走秦鹿,天下并逐爭群雄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游武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