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5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殘劫有灰秦故國,疏鐘籠月漢離宮。 -- 出自明·莫如忠·即事吊古
- 傷心一派秦淮水,處處垂楊似莫愁。 -- 出自·謀[B16J]·金陵雜詠(四首。丁卯白門作)
- 緹騎紛隨秦苑北,朱旗深護漢宮西。 -- 出自明·歐大任·玉河堤上見新月時入直署中
- 桃花不隔秦人路,流出紅云水漲溪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趙仲穆春山曉思圖
- 別懷恰似秦淮水,流到長江綠更深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題秦淮送別圖
- 地連渭水秦川近,山接終南泰華高。 -- 出自明·秦約·送殷孝章之咸陽教諭
- 老去自吹秦觱篥,西征曾比漢嫖姚。 -- 出自明·任瀚·留別岐州翟千戶
- 愁繞鳳臺秦樹暝,夢回巫峽楚云秋。 -- 出自明·沈愚·追和楊眉庵次韻李義山無題詩五首
- 石頭望月秦淮里,不知月在秦淮水。 -- 出自明·盛鳴世·秦淮月
- 底事不如秦弄玉,至今青鳥恨雙飛。 -- 出自明·碩篽·煉真宮
- 五陵年少秦川客,爭愛兒家好顏色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驪山老妓行(補唐天寶遺事,戲效白樂天作)
- 右轉正如秦代璽,橫行疑寫梵王經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詠雁字二十四首(錄九首)
- 嗟哉趙亡秦亦亡,落日荒城自今古。 -- 出自明·陶凱·長平戈頭歌
- 白晝行歌秦駐云,醉后清心越溪水。 -- 出自明·屠應埈·高陽行
- 墨花化作秦淮云,猶向妝樓日來去。 -- 出自明·王醇·題馬姬湘蘭所畫蘭竹卷
- 武陵源口秦人路,莫向浮云問市朝。 -- 出自明·王逢年·虎山橋問渡入五湖
- 玉簫吹斷秦樓曲,嬴得紅顏鏡里灰。 -- 出自明·王鳳嫻·引元和
- 彩鸞影逐秦簫斷,紅葉心隨御水流。 -- 出自明·王九思·無題
- 玉碗早出秦帝苑,石麟凄斷漢家陵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西京篇
- 三吳貴游秦川女,流盼山隅隔花語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江南樂影城作
- 河渭吐吞秦日月,岱華掃蕩漢旌旗。 -- 出自明·王養端·都臺紀事四首
- 絳帳傳經秦博士,布衣游俠魯諸生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送華晉民入南雍
- 風馳萬國秦威聲,四夷惕息敢橫行。 -- 出自明·謝貞·咸陽古堞
- 落日故關秦上郡,斷煙殘壘漢靈州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送康元龍之靈武二首
- 春來照影秦淮水,愛殺江南云母舟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皇帝行幸南京歌(六首)
- 飛石不傳秦歲月,斷碑曾勒漢文章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過曲陽謁岳廟
- 宮城曲抱秦淮水,寢殿平臨玄武湖。 -- 出自明·袁袠·秋興二首
- 樓外吹簫秦弄玉,帳中鳴佩衛夫人。 -- 出自明·張淮·牡丹百詠(錄三十二首)
- 天陌偶逢秦弄玉,相將鳳管和鸞笙。 -- 出自明·張泰·游仙詞(十七首)
- 浮丘說詩秦漢間,龐眉鶴發映朱顏。 -- 出自明·趙滂·浮丘祠
- 地接山回秦避路,云頹天回漢留祠。 -- 出自明·趙貞吉·枝江紫山懷古
- 可憐裊裊秦淮柳,今朝又上離人手。 -- 出自明·鄭如英·秦淮別怨詩贈期蓮生
- 請看不斷秦淮水,有心寧不相思死。 -- 出自明·鄭如英·秦淮別怨詩贈期蓮生
- 昔年曾記秦川客,云樹參差去欲迷。 -- 出自明·周玄·題陳大宅方壺子層層云樹圖
- 玉鱗瑣瑣秦家土,鳳凰去天竄寒鼠。 -- 出自明·周玄·揭天謠(九首)
- 銅鳧漏盡秦樓曙,瓊管遺聲落何處? -- 出自明·鄒亮·鳳臺曲
- 三犀竊鄙秦太守,八詠聊同沈隱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虔州八境圖八首
- 居人未改秦衣服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桃源行
- 渭水自縈秦塞曲,黃山舊繞漢宮斜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……
- 山色遙連秦樹晚,砧聲近報漢宮秋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同題仙游觀
- 斷腸移破秦箏柱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蝶戀花·夢入江南煙水路
- 清歌學得秦娥似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玉樓春
- 飛升漫寫秦公子,榮謝應憐漢婕妤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學士院端午帖子二
- 九門已散秦醫藥,百辟初頒凌室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學士院端午貼子二十七首 皇帝閣六首
- 茂苑人歸,秦樓燕宿,同惜天涯為旅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齊天樂·新煙初試花如夢
- 河山北枕秦關險,驛路西連漢畤平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行經華陰
- 子年何救秦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·之九
- 鳥下綠蕪秦苑夕,蟬鳴黃葉漢宮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咸陽城東樓
- 傷心千古,秦淮一片明月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念奴嬌 登石頭城次東坡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