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4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得道殊秦佚,隳名似楚狂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
- 文字赍秦本,詩騷學楚人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酬別襄陽詩僧少微(詩中答上人歸夢之意)
- 嬴女去秦宮,瓊簫生碧空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琴曲歌辭·升仙操
- 向蜀還秦計未成,寒蛩一夜繞床鳴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興州江館
- 露館迷秦甸,冰臺接魏宮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秋夜對月
- 石髓凝秦洞,珠胎剖漢津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櫻桃
- 太子悲秦粟,明妃泣漢軒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靖康改元四十韻
- 落魄蘇秦今席暖,猖狂阮籍尚氈寒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答林石田見訪有詩相勞
- 寧復論秦過,終當作楚狂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亂后
- 最負他,秦鬟妝鏡,好河山,何事此時游! -- 出自宋·周密·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
- 最憐他、秦鬟妝鏡,好江山、何事此時游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一萼紅·步深幽
- 草茫茫秦漢陵闕,世代興亡,卻便以月影圓缺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雙調·新水令
- 光妓列秦趙,佐酒吹笙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太師宅
- 君不見秦皇叱咤役九有,海東驅石石為走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游獵篇
- 君不見秦淮水流東到海,淮邊獨樹如車蓋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賦得獨樹邊淮送人之京
- 一朝逐秦鹿,戈甲相勾連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無諸釣龍臺懷古(三首)
- 譬彼避秦人,乃不知有漢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柳元穀以所得晉太康間冢中杯及瓦券來易余手
- 猥遭周秦厄,不識舜禹禪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別龔行義
- 關路通秦壁,城池接晉墟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餞澤州盧使君赴任
- 冰雪背秦嶺,風煙經武關。 -- 出自唐·李逢吉·奉送李相公重鎮襄陽
- 宿雨洗秦樹,舊花如新開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曲江春霽
- 王氣生秦四百年,晉元東渡浪花船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金陵雜題二首
- 井邑周秦地,山河今古情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登總持寺閣
- 池館通秦檻向衢,舊聞佳賞此踟躕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題褒城驛池
- 騕褭從秦賜,艅艎到汴迎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浙東王大夫
- 怨已驚秦鳳,靈應識漢雞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岐下聞杜鵑
- 妙管含秦鳳,仙姿麗斗牛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圣制登三臺言志應制
- 爰豫矚秦垌,升高臨灞涘。 -- 出自唐·岑羲·九月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涘字
- 爽塏三秦地,芳華二月初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樂游園宴
- 遠目瞰秦坰,重陽坐灞亭。 -- 出自唐·楊廉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亭字
- 朱紱臨秦望,皇華赴洛橋。 -- 出自唐·韋述·廣陵送別宋員外佐越鄭舍人還京(一作張諤詩
- 襟帶三秦接,旂常萬乘過。 -- 出自唐·王丘·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鼠雀谷之作
- 仙掌臨秦甸,虹橋辟晉關。 -- 出自唐·徐安貞·奉和圣制早度蒲津關
- 去歲離秦望,今冬使楚關。 -- 出自唐·張萬頃·登天目山下作
- 畫扇出秦樓,誰家贈列侯。 -- 出自唐·梁锽·崔駙馬宅詠畫山水扇
- 博士本秦官,求才帖職難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國子柳博士兼領太常博士,輒申賀贈
- 同舟入秦淮,建業龍盤處。 -- 出自唐·魏萬·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
- 涇渭橫秦野,逶迤近帝城。 -- 出自唐·呂牧·涇渭揚清濁
- 晚色連秦苑,春香滿漢宮。 -- 出自唐·常沂·禁中春松
- 海闊悲秦望,陵荒歡禹功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送鄭十學士戩通理越州
- 歲馀客秦雍,處俗失大方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張升甫三十韻
- 生憎阿秦六國印,蒲團禪板猶關情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次子蒼寄余清老韻
- 暴楚狂秦席卷中,謀臣戰將各言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詠史二首
- 比我過秦應一笑,想君出峽富千篇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元日訪丁端叔安撫二首
- 又不見秦時李冰作太守,犀牛厭勝水晶走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新江行壽張憲亨泉
- 漢徹方秦政,何乃悮至斯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鳳凰臺
- 嶧山刻秦銘,斯篆屈金鐵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題蔡君謨墨跡後
- 予獨顧秦關,異世目可睹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紀關隴
- 當年過秦論,千載猶為雄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和嘉州通判賈元升見贈
- 棄逐類秦客,憔悴如楚臣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和楊拱辰見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