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霜多秦木迥,云盡漢山孤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句
- 月涵秦始劍池冷,蘚駮生公講石幽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題虎丘山
- 酷矣秦皇滅,荒哉漢武還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漢武帝
- 暫困秦王痔,無疑廣客蛇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屬疾
- 誰憐秦逐客,自恥晉縲臣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秋浦會遇
- 千金秦市文終貴,九秦鈞天夢自勞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謝齊屯田見惠詩什
- 政革秦馀暴,文興漢德優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求遺書
- 道困秦儀猶掉舌,歧多楊阮始沾巾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令狐揆南游
- 矗矗秦山易識,茫茫禹穴難稽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和
- 橫行秦徼看飛將,流落巴山記散仙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崔成州將赴官招客劇飲次袁主管韻
- 我評秦漢下,宇宙只斯人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顏運使伏龍山諸葛祠堂二首
- 不道秦川在何處,只驚行色近中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晦日出長安閘
- 避世秦人應綠發,茹芝仙子好朱顏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西谷歌
- 況復秦漢下,曾莫修與刪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借書一首別薛子長
- 迢遙秦隴舊家山,百萬貔貅擁節還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雜興
- 詩成秦觀如佳兆,適契青宮得意中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歲旦立春
- 妾家秦關中,白玉為重堂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秦女行
- 我亦秦關歸未暇,故教休說汴河邊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紹興間國工胡偉琵琶擅稱一時其徒豪興得胡心
- 我愛秦郎記,字壓頭陀碑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仆以紹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躋篁討龍井
- 勢成秦始大,計誤魯日削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東禪百韻
- 可憐秦晉功成者,欲避危機已太遲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動后
- 底事秦宮與唐苑,百年多屬梵王家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靈巖寺二首
- 青松秦世事,黃菊晉人心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山中
- 鼎沸秦湯滿世間,恨無涼雨洗松關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仙源即事三首
- 詞入秦樓唱至今,夜魂應共水仙吟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孫花翁墓
- 一為秦人英,一為漢家雄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紀行十首 清口
- 武陵秦人那得知,河陽滿縣徒爾為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寫生碧桃花歌
- 松知秦歷短,柏感漢恩深。 -- 出自清·杜濬·古樹
- 湘水秦山此路分,更持杯酒勸行人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七里驛遇葉振卿秘校南歸三首
- 聞道秦州多勝跡,登高能廣少陵詩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傳龍圖帥秦
- 聞有秦人來避世,至今修竹上參天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自歸宗入靈溪觀
- 楚澤秦川羅下界,日兄月姊貯天門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太和山中雜詠
- 憶過秦中北邙路,喪車轔轔家無數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雞公壟
- 暫歇秦箏勸郎酒,西涼葡萄金屈卮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箏人勸酒
- 地兼秦蜀美,川會漢洋紆。 -- 出自宋·蔡交·洋州
- 空功秦女為吹簫,孤負天門上下潮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本事詩
- 暴虐秦皇絕千古,未聞博浪狙張良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金粉淚(56首)
- 為問秦淮女,還知玉樹空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子夜吳聲四時歌
- 右涉秦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琴操(有序)
- 馬飲秦時浪,狐聽漢代冰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隴頭水
- 浩浩秦淮千萬頃,好將余浪到灘頭。 -- 出自宋·曹筠·句
- 口甘秦人炙,莫采首陽苓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次韻劉安收惠詩二首
- 力推秦檜銳鋒铓,瀕死奮不顧厥躬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
- 山悲秦鑿迷徙浦,柳怨隋奢失故宮。 -- 出自宋·陳輔·詩二首
- 斜月秦關曉,濃花錦里春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送崔黃臣知廬山縣
- 蕭郎秦女無歸約,十二瑤臺空月明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古城
- 誰設秦阬來貢院,枉教唐士夢登瀛。 -- 出自宋·淳佑士人·諷臨安試
- 雪肥秦望草,春動鏡湖魚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簡王元剛并寄意王理得君玉
- 諫兵秦蹇叔,憂國漢蕭生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太師平章喬文惠公挽歌詞三首
- 早知秦用術,六國同一心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猩猩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