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酒闌細看柴桑論,始覺桃源不避秦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成 其三
- 神仙有無未知,人生有酒且自持,秦皇漢武徒爾為? -- 出自元·王冕·葛仙翁移家圖
- 樽酒逢迎記梁宋,聯驂行邁度咸秦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周元通昆仲官蜀
- 自言鄉里本燕趙,少小隨家西入秦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邯鄲宮人怨
- 陳侯坐收百戰楚,呂氏行取萬乘秦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黃金
- 彈簧吹葉,懶傍少年場,遺楚佩,覓秦簫,踏破青鞋底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驀山溪·瓊蔬玉蕊
- 一行萬里纖塵靜,可要張儀更入秦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寄王贊學
- 不買明珠買明鏡,愛他光怪是先秦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贈袁枚
- 曏為監官北如晉,今為幕吏西適秦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感
- 一朝失勢賓客落,唯有馮馭西入秦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孟嘗君歌
- 前年相送灞陵春,今日天涯各避秦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江上別李秀才
- 萬里有家留百越,十年無路到三秦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投寄舊知
- 心天節候定寒暑,性地分野爭楚秦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驀然悟得鉛汞機,敢謂大道無楚秦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純陽會
- 可憐日暮高唐夢,繞盡行云不到秦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讀史有感
- 君不見桓公相仲父,豎刁終亂齊;秦穆信逢孫,遂違百里奚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梁甫吟(此詩云"艷妻"、"牝雞",亦為奇后而
- 被讒去國終思楚,厚貌深情漫劇秦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驛傳杭臺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并寓悲
- 南州昔日稱三楚,西國今聞又一秦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再次韻(二首)
- 金鞍白馬來從趙,玉面紅妝本姓秦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和趙員外桂陽橋遇佳人
- 傳聞天子訪沈淪,萬里懷書西入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絕句
- 嬴秦久矣酷斯民,羽入關中又火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項羽廟災
- 茱萸欲把人留楚,苜蓿方枯馬入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永叔出守同州寄之
- 不似淮陰最雄杰,敢教根固以生秦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題淮陰侯廟十首
- 花間水畔綠如茵,興廢曾經漢與秦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落花短吟
- 余波潤澤龍涎春,北走萬里燕趙秦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素馨
- 三楚風流信有人,先聲今已徹咸秦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馮翊宋令
- 求如西晉已觖望,萬世遺笑無人秦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弟觀用王介甫桃源行韻寫感為西湖行
- 難禁老淚如囚楚,忍托空言空過秦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梅山弟感時
- 無聊句踐能興越,垂死范雎終相秦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竹窗兄因貓捕雞日囚夜縱有詩自憐因次韻
- 降旗夜豎石頭城,蹈海孤臣恥帝秦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題夏內史集
- 已擘峻流穿太岳,長扶王氣擁強秦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仙掌
- 去歲曾游帝里春,杏花開過各離秦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漢上逢同年崔八
- 老經白傳方歸洛,亂鄙黃公始避秦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贈華山致仕韓見素
- 丈夫生有四方志,東欲入海西入秦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多景樓醉歌
- 拄撐霄漢彈壓大千界,下歷梁唐秦隋晉漢周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登升元閣故基
- 汀洲更有南回雁,亂起聯翩北向秦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友人游江南
- 日照荒城芳草新,相如曾此挫強秦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澠池
- 江上南風起白蘋,長沙城郭異咸秦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長沙
- 項籍鷹揚六合晨,鴻門開宴賀亡秦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鴻門
- 未必時人識面頻,偶然蹤跡似逃秦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龍瑞宮
- 竹緣貨殖比封君,松愛微官不避秦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梅花十絕
- 時說一篇新陸賈,橫連六國舊蘇秦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百舌
- 徐州勝絕不須問,請問項籍何去秦?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王吏部知徐州
- 民首自黔心自白,詩書萬古不憂秦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讀史八首
- 不聽君王到壽春,肯容麹允起咸秦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王導
- 身在成都已孟津,霎時飛首過函秦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鍾會
- 漢家制度無窮極,僅有寬仁不是秦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伏生
- 茂陵無奈太倉陳,槐里家傳本助秦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李廣李陵
- 江神返璧事何新,海若湘君亦伐秦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秦皇
- 悲歌痛哭終何補,義士紛紛說帝秦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釣臺題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