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6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曉月映宮樹,秋光起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留守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寄
- 暑退九霄凈,秋澄萬景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八月十五日夜玩月
- 流水閶門外,秋風吹柳條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別蘇州二首
- 春雨同栽樹,秋燈對講經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贈別約師
- 露草百蟲思,秋林千葉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晚新晴夜月如練有懷樂天
- 長安銅雀鳴,秋稼與云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太和戊申歲大有年,詔賜百僚出城觀秋稼,謹
- 晴云遙蓋覆,秋蝶近悠揚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令狐相公九日對黃白二菊花見懷
- 晚日華陰霧,秋風函谷塵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盧處士歸嵩山別業
- 蘆葦晚風起,秋江鱗甲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晚泊牛渚
- 調露曲常在,秋風詞尚新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文宗元圣昭獻孝皇帝挽歌三首
- 野水嚙荒墳,秋蟲鏤宮樹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順陽歌
- 忽然結束如秋蓬,自稱對策明光宮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裴處士應制舉詩
- 未及得采之,秋風忽吹殺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感遇
- 孤舟萬里外,秋月不堪論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巴南舟中夜市
- 回廊映密竹,秋殿隱深松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,呈謙道人
- 春云湊深水,秋雨懸空山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尋少室張山人,聞與偃師周明府同入都
- 曉笛別鄉淚,秋冰鳴馬蹄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早發焉耆,懷終南別業
- 漢陽歸客悲秋草,旅舍葉飛愁不掃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費子歸武昌
- 夫子方寸里,秋天澄霽江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楊錄事充潼關判官(得江字。一作充使)
- 綠楊樓外出秋千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浣溪沙
- 卷繡簾、梧桐秋院落,一霎雨添新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摸魚兒·卷繡簾
- 節物豈不好,秋懷何黯然!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秋懷
- 云容乍濃淡,秋色半晴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初寒
- 洛城風日美,秋色滿蘅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圣俞分韻得亭皋木葉
- 野水竹間清,秋山酒中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圣俞分韻得亭皋木葉
- 齋館心方寂,秋城夜已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·和八月十五日齋宮對月
- 征夫倦行役,秋興感登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將至淮安馬上早行學謝靈運體六韻
- 聞君解舟去,秋水正沄沄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病中聞梅二南歸
- 蟬聲漸已變秋意,得酒安問醇與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圣俞
- 油壁逢南陌,秋千出綠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寒食值雨
- 漢家財利析秋毫,暫屈清才豈足勞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王學士赴兩浙轉運
- 白醪酒嫩迎秋熟,紅棘林繁喜歲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郡齋書事寄子履
- 庭樹忽改色,秋風動其枝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立秋有感寄蘇子美
- 寒郊桑柘稀,秋色曉依依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秋郊曉行
- 蟲聲泣露驚秋枕,羅幃淚濕鴛鴦錦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菩薩蠻·蟲聲泣露驚秋枕
- 無端銀燭殞秋風,靈犀得暗通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阮郎歸·宮腰裊裊翠鬟松
- 封強盡是春秋國,廟食多懷將相恩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
- 坐投林下石,秋聲出疏林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秋興九首其三擬韋應物
- 節旄淮畔脫秋風,忽跨鯨魚上碧空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寄李公擇郎中
- 堂前嵩少宜秋色,獻壽還應旋制聲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劉承議解職歸養
- 珠簾卷雨驚秋近,羅襪凌波笑客醒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再賦流觴亭
- 林聲摵摵動秋風,共躡丹梯上臥龍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公辟會蓬萊閣
- 斜吹疏雨濕秋江,霜風暗引芙蕖香,石上菖蒲三尺長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秋興九首其五擬李白
- 清輝照四海,秋月耿云端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越王
- 莫夸春色欺秋色,未信桃花勝菊花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處州閑題
- 蒹葭淅瀝含秋霧,橘柚玲瓏透夕陽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
- 盈盈湘西岸,秋至風露繁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湘岸移木芙蓉植龍興精舍
- 春露□朝華,秋波浸晚霞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菩薩蠻·玉纖彈處真珠落
- 平明花木有秋意,露濕彩盤蛛網多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七夕
- 閑看鏡湖畫,秋得越僧書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陳處士幽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