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5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戍人不識秋風悲,只愿封侯不顧死,棗紅十載忘歸期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秋風悲
- 連云碧色秋光冷,眠犢黃昏草長芽。 -- 出自宋·許存我·次韻吳叔廉山村
- 江湖若借秋風便,好與莼鱸伴季鷹。 -- 出自宋·許景迂·茭白
- 我適來此秋向晚,滿屨霜葉仍吟哦。 -- 出自宋·許仕叔·堆婆石
- 桑枯行行秋又夕,芭蕉葉葉雨和風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六·即事
- 欲往從之秋水隔,參橫月落夢渠儂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六·次韻胡梅瀧
- 白日漸隨秋意短,故人盡向老來疏。 -- 出自宋·許志仁·架壁
- 郡閣訟稀秋正爽,佇攜書劍一相過。 -- 出自宋·薛純·句
- 天寒湘水秋,雨暗蒼梧暮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句
- 灞陵葉落秋風里,忍對霜天數(shù)雁行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句
- 月季冒霜秋肯挫,荔枝沖瘴夏宜然。 -- 出自宋·薛田·成都書事百韻
- 薜荔壇高秋十分,漢時笙鶴杳無聞。 -- 出自宋·薛修竹·題梅山
- 夫人扶疾秋窗下,深夜看經(jīng)帶哭聲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悼張寺丞
- 造化推移秋意深,安排景物逐時新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九日
- 景逢三五秋分夜,光異尋常月滿時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癸未中秋
- 不著一塵秋夜月,謹施三尺曉天霜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見王書史系按察司所委平反勸課
- 北麓林塘秋塘瑩,南山景氣曉蒼茫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明融
- 華陽洞裹秋壇上,今夜清光此處多。 -- 出自宋·楊娃·題馬和之畫四小景
- 南來秋復秋,賸喜瓜及期。 -- 出自宋·楊學李·初秋夜坐
- 清池冷浸秋水菰,如有露氣侵庭梧。 -- 出自宋·楊學李·西郊晚步
- 七十二叢秋色里,有人曾約去看花。 -- 出自宋·葉林·登石室二首
- 七八葉蘆秋水里,兩三個雁夕陽邊。 -- 出自宋·于革·詠箋
- 天闊倒涵秋水碧,墻低不礙遠山青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秉國池亭
- 誰謂四時秋最愁,胡床談詠晉風流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次韻徐永之秋興
- 白石不隨秋草爛,赤松長鎖暮云寒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赤松宮
- 遠浦落霞秋水闊,亂山斜日碧云橫。 -- 出自宋·余迪·登翠微亭
- 詩記斷壺秋半,易占碩果春先。 -- 出自宋·余謙一·溫陵吳氏瓠齋
- 鳳去臺空秋寂寂,瑤草離離自青碧。 -- 出自宋·俞豐·鳳山
- 顧游屬中秋,萬里云霧披。 -- 出自宋·虞億·中秋同諸子九曲泛月
- 劉侯精神秋隼緊,高論懸河傾不盡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古風一首奉送淳叟太博通守豫章
- 月露洗沐秋容凈,姑山初逢冰雪仙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何茂恭詠玉簪三絕
- 深院鎖涼秋,西風坐間好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廣信試院追和東坡催試官考校韻
- 二十五聲秋后點,八千里外月明中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寄張君玉
- 身在天臺秋色里,路經(jīng)巫峽暮云間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游西源于白云峰下煙霏霧靄間逢一女子縞裙翠
- 楚尾吳頭秋驛好,喜聞嚼麝笑談香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趙十太尉留題驛亭絕句
- 桂枝不逐秋風老,水影長隨夜氣清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詠月
- 何當三千秋,歸鶴驚四鄰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題山月水月二亭
- 長風孤騫,秋鶴與飛。 -- 出自宋·袁韶·題林和靖像
- 清風菡萏秋,搖搖月中聲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梁飾甫通判招飲林子長溪堂韻
- 我公胸中秋,萬寶一未種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鄭惠叔閣學守建寧三首
- 連云細草秋風下,把酒長吁問化工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楚州用霍希文韻
- 十年為客秋風里,空負黃花幾賦歸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友人秋日韻二首
- 客里相逢秋日好,雪中重喜故人來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梁曹池陽道中遇雪韻
- 乞我黃淤秋,同此天地和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林子長韻
- 今日江城秋浦上,舞綃依約舊相逢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題尤提舉惠雙蓮二首
- 新筑成時秋事高,滿天風下岧峣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張思濟縣尉創(chuàng)舞翠亭
- 空憶樊川秋影去,為誰重雖縷金衣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游齊山用唐杜紫微韻
- 蒲柳不禁秋,撫已堪慟哭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白髭
- 我公胸次秋水瑩,海內(nèi)人人頌清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蜀海棠
- 殊鄉(xiāng)歲歲秋風客,孤壘朝朝曉角聲。 -- 出自宋·曾黯·仁上聞角聲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