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秋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玄武湖秋鴻雁下,華林園泠露霜凝。 -- 出自明·張正蒙·金陵社集詩(一十六人三十二首) 集雞籠山
- 短發(fā)行秋郭,塵沙記舊禪。 -- 出自明·張治·秋郭小寺
- 鴻雁清秋日,蒹葭昨夜霜。 -- 出自明·張仲舉·寄題玉山詩一百韻
- 禾黍?qū)?span id="vzm02j9" class="hong">秋猶未種,百年生計(jì)在東菑。 -- 出自明·趙南星·六月來常陰不雨
- 我欲留秋住,寒衣不忍裁。 -- 出自明·鄭如英·留秋送劉沖倩
- 病骨經(jīng)秋強(qiáng)自持,寒條飛葉費(fèi)相思。 -- 出自明·鄭若庸·代人寄遠(yuǎn)
- 白馬清秋出上京,勾陳光照亞夫營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贈汪希周料兵淮楚
- 戰(zhàn)馬到秋分陣牧,獵人穿燒射生歸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寄范伯修兵憲
- 莫以九秋凋,惋彼三春縟。 -- 出自明·周復(fù)俊·詠落葉
- 云卷清秋畫角悲,梧桐滿地月明時(shí)。 -- 出自明·周翼·周履道征賦梧桐月
- 野食烹秋菽,荒籬對澗花。 -- 出自明·朱長春·入棲賢山逢朱大
- 遇著中秋時(shí)節(jié)近,剪絨花勣斗鵪鶉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窗竹弄秋偏寂歷,盂蘭乞食信飄零。 -- 出自明·朱曰藩·中元日齋中作
- 班殿未秋寧似扇,秦樓初晚正如鉤。 -- 出自明·朱曰藩·玉河堤見新月
- 獨(dú)樹臨秋水,孤城上暮鴉。 -- 出自明·祝祺·海鹽天寧寺作
- 筆絕春秋成,乘桴泛洪津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沈憤
- 蕭騷兩秋鬢,無處定生涯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丹陽曉發(fā)
- 雨氣橫秋海,潮聲入夜山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錢唐玄妙道院夜賦
- 上卷新秋句,加身舊葛衣。 -- 出自明·宗乘·新冬
- 別殿閑秋月,空階粲曉霜。 -- 出自明·鄒亮·長信宮
- 滿目帶秋思,意蠢情亦癡,天津橋上無人知,只得遠(yuǎn)寄與知己。 -- 出自·劉少奇·天津橋上
- 詩興與秋高。 -- 出自元·完顏?·朝中措·襄陽古道灞陵橋
- 登舟望秋月,空憶謝將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夜泊牛渚懷古
- 君莫向秋浦,猿聲碎客心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秋風(fēng)清,秋月明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風(fēng)清
- 五月飛秋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三十七
- 芙蓉老秋霜,團(tuán)扇羞網(wǎng)塵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中山孺子妾歌
- 涉江玩秋水,愛此紅蕖鮮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擬古其十一
- 淥水明秋月,南湖采白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蔡氏五弄·淥水曲
- 宿昔成秋顏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春日獨(dú)酌其二
- 野菊生秋澗,芳心空自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
- 官舍度秋驚歲晚,寺樓見雪與誰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
- 黃花候秋節(jié),遠(yuǎn)自夏小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朱遜之(并引)
- 獨(dú)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頭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沁園春·長沙
- 萬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獨(dú)登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登高
- 悵望千秋一灑淚,蕭條異代不同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詠懷古跡五首
- 老去悲秋強(qiáng)自寬,興來今日盡君歡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九日藍(lán)田崔氏莊
- 憶對中秋丹桂叢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一翦梅 中秋無月
- 宿空房,秋夜長,夜長無寐天不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上陽白發(fā)人-愍怨曠也
- 欹枕數(shù)秋天,蟾蜍下早弦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菩薩蠻·蕭蕭幾葉風(fēng)兼雨
- 迢迢新秋夕,亭亭月將圓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戊申歲六月中遇火
- 南山與秋色,氣勢兩相高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安秋望
- 龍沙看秋浪,明月游朱湖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張好好詩并序
- 其間杜秋者,不勞朱粉施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杜秋娘詩
- 爞爞夏秋百源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督賢良松泉二詩其一·泉
- 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勝春朝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詞
- 碧水驚秋,黃云凝暮,敗葉零亂空階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滿庭芳·碧水驚秋
- 飲馬渡秋水,水寒風(fēng)似刀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塞下曲·飲馬渡秋水
- 解落三秋葉,能開二月花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風(fēng)
- 候館迎秋,離宮吊月,別有傷心無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齊天樂·庾郎先自吟愁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