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一見春秋末,渺焉不可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偏工貯秋雨,歲歲壞籬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
- 芙蓉在秋水,時節自闔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- 官舍度秋驚歲晚,寺樓見雪與誰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月二十日微雪,懷子由弟二首
- 卷野畢秋獲,殷床聞夜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高郵寄孫君孚
- 小詩如秋菊,艷艷霜中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孫莘老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
- )定向秋山得嘉句,故關黃葉滿行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常父送張天覺河東提刑
- 君詩如秋露,凈我空中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病中夜讀朱博士詩
- 蠹皮溜秋雨,病葉埋墻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榆
- 團扇經秋似敗荷,丹青彷佛舊松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扇
- 我愿偕秋風,隨身入房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魯直戲贈
- 戰骨淪秋草,危樓倚斷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蕭然欲秋意,溪水清可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登峴山亭晚入
- 堂后種秋菊,碎金收辟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所居六詠
- 滑磴攀秋蔓,飛橋踏古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
- 幾度過秋生蘚暈,至今流潤應江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
- 略彴橫秋水,浮圖插暮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王勝之游蔣山
- 黃花候秋節,遠自夏小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朱遜之
- 其略曰:秋光都似宦情薄,山色不如歸意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路都曹(并引)
- 曉色兼秋色,蟬聲雜鳥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吳江岸?或謂為蘇舜欽作?
- 菊垂今秋花,石戴古車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亢陽乘秋熱,百谷皆已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雨
- 江上亦秋色,火云終不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復愁十二首
- 南風作秋聲,殺氣薄炎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
- 荻岸如秋水,松門似畫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返照
- 蕭颯灑秋色,氛昏霾日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柴門
- 雪嶺防秋急,繩橋戰勝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對雨
- 局促看秋燕,蕭疏聽晚蟬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
- 兩章對秋月,一字偕華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同元使君舂陵行
- 驟雨清秋夜,金波耿玉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江邊星月二首
- 三歲清秋至,未敢闕緘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棕拂子
- 莫度清秋吟蟋蟀,早聞黃閣畫麒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季夏送鄉弟韶陪黃門從叔朝謁
- 楚岸通秋屐,胡床面夕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
- 送子清秋暮,風物長年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殿中楊監赴蜀見相公(杜鴻漸鎮蜀,辟楊炎
- 凜凜悲秋意,非君誰與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裴五赴東川
- 使者隨秋色,迢迢獨上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覆舟二首
- 香稻三秋末,平田百頃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茅堂檢校收稻二首
- 賞月延秋桂,傾陽逐露葵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夔府書懷四十韻
- 自罷千秋節,頻傷八月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千秋節有感二首(八月二日為明皇千秋節)
- 一笑折、秋英同嘗,弄香挼蕊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風卷庭梧
- 明兮鏡秋毫些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龍吟·聽兮清珮瓊瑤些
- 前去中秋猶十日,后來甲子更千年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壽趙守
- 豈無乘秋隼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大嘴烏
- 涼冷三秋夜,安閑一老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雨夜眠
- 下有感秋婦,攀條苦悲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續古詩十首
- 雙眸剪秋水,十指剝春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箏
- 地感騰秋氣,天愁結夕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開成大行皇帝挽歌詞四首奉敕撰進
- 裊裊兮秋風,山蟬鳴兮宮樹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驪宮高
- 又云:春秋之旨微而婉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哭劉尚書夢得二首
- 鑿池貯秋水,中有蘋與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池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