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骨氣秋江月,文章春苑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鶴林
- 氣宇秋潭月,文章閬苑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譚倚
- 一點秋光寄畫圖,秋來吟鬢似楓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日有懷
- 白發(fā)秋來又幾莖,萍蓬湖海困平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蟋蟀二首
- 一句秋鴻來入耳,兩行客淚下沾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招賢道士
- 山水秋來渾是畫,賓朋酒后總成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早秋諸友真率相聚
- 江霧秋樓白,燈花夜雨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江樓夜話
- 檢點秋光莫問天,只從鴻雁見推遷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日書懷三首
- 秋風(fēng)秋雨索人詩,云放千山翠色奇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日書懷三首
- 雨余秋蘚幾堆錦,日出朝葵千簇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夷有感十一首
- 水澄秋月現(xiàn),云散春山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秦止齋
- 金行秋令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
- 承配秋壇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祀五帝歌 白帝云門舞
- 搖落秋為氣,凄涼多怨情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擬詠懷 十一
- 靜夜秋風(fēng)飄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畫屏風(fēng)詩 十一
- 歌梁秋燕飛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仰和何仆射還宅故詩
- 接枝秋轉(zhuǎn)脆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梨詩
- 陜路秋風(fēng)起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傷王司徒褒詩
- 天根秋水涸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張侍中述懷詩
- 更比秋花冷淡些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南鄉(xiāng)子·冷淡是秋花
- 過了秋風(fēng)渾未覺,滿山秔稻入閩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閩關(guān)
- 春去秋來年復(fù)年,生歌死哭長相守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大堤曲
- 誰謂秋月明? -- 出自明·劉基·梁甫吟(此詩云"艷妻"、"牝雞",亦為奇后而
- 昭陽秋清月如練,笙歌嘈嘈夜開宴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班婕妤
- 今年秋租登,行止稍有托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東昌有感
- 紫桂秋風(fēng)老,紅蓮曉露濡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錢塘懷古得吳字
- 雨過秋山日欲暾,白云如雪擁山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山水圖為寶林衍上人作
- 春榮秋悴兩茫茫,柳綠花紅非所逐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病眼作
- 寧憶秋風(fēng)起,霜露棲繁林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廢壘秋風(fēng)銷戰(zhàn)骨,荒郊夜雨泣冤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謙上人秋興(六首)
- 霜與秋林作錦幃,一朝霜重卻全稀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悲紅樹
- 江上秋風(fēng)急,天寒雁南歸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春華秋草兩悠悠,素發(fā)多情卻滿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日即事(八首)
- 悵千秋、唐陵漢隧,荒寒難畫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五人之墓
- 耿耿秋情欲動,早噴入霜橋笛孔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夜游宮·秋懷
- 瞻彼秋草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六
- 槭槭秋林細(xì)雨過,天涯飄泊欲何之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東居 十八
- 琴當(dāng)秋夜聽,況是洞中人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聽琴秋夜贈寇尊師
- 巴江秋欲盡,遠(yuǎn)別更凄然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南賓送蔡侍御游蜀
- 野橋秋水落,江閣暝煙微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過龍灣五王閣訪友人不遇
- 孤尊秋露滑,短棹晚煙迷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泛舟
- 若待秋霜來,蘭蓀共何有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花
- 自和秋風(fēng)詞,長侍昭陽殿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雜曲歌辭·獨不見
- 舊宅秋荒草,西風(fēng)客薦蘋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過賈誼宅
- 客程秋草遠(yuǎn),心事故人知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海上別薛舟
- 寧知秋風(fēng)至,吹盡庭前葉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后宮曲
- 日暮秋風(fēng)吹野花,上清歸客意無涯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贈韓道士(一作張佖詩)
- 筆江秋菡萏,僧國瑞麒麟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題贈高閑上人
- 故山秋風(fēng)憶歸去,白云又被王孫留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吳興秋思二首
- 哭玉秋雨中,摘星春風(fēng)前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寄元孚道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