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今秋看又殘,茲夕坐將半。 -- 出自明·王璲·述懷(二十年作)
- 春秋稱孝子,銜哀進觴俎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陳節婦
- 春秋偉宋姬,身與火蛾煎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露筋娘子詩(并序)
- 高秋寒露下,大水須深潛。 -- 出自明·王畛·早春詠二首
- 延秋門外羽書飛,卻駕青騾向西避。 -- 出自明·王佐·唐仙方伎圖
- 清秋欲盡向南旋,別淚何堪重泫然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送原輝南還(九月二日)
- 天秋一鴻動,人老外黃歸。 -- 出自明·邢侗·送毛懋新山人歸河南
- 窮秋野柝云邊驛,午夜清砧水畔城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別在杭次韻
- 山秋云氣深,野晚日色淺。 -- 出自明·許繼·村中晚興
- 千秋仰見肇造難,萬古長沙淚沾臆。 -- 出自明·楊承鯤·薊門行贈張伯誨將軍
- 千秋百歲后,有酒不可斟。 -- 出自明·楊翮·春游次韻
- 春秋大義昭日星,特筆表墓幽光明。 -- 出自明·殷奎·賦季子祠
- 悲秋游子倚短劍,極目長空思著鞭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白楊口
- 千秋翰墨林,定蒞鐘王族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哭許阿大靈長
- 中秋張寶鏡,大睡揭金鎞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
- 去秋繁備邊,誅求罄井屋。 -- 出自明·岳岱·壬子元日
- 暮秋風露菊初黃,夜冷侵幃解薄裳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秋夜
- 盛秋胡騎若云屯,奏捷飛書入雁門。 -- 出自明·張元凱·長安逢塞上班師友人有作漫和
- 交秋桐落早,閏月菊開遲。 -- 出自明·張正蒙·秋日即事有懷黃任甫
- 高秋較獵歸殘照,衰草黃榆散馬群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贈龐西達將軍
- 得秋方一日,秋意已紛紛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新秋有懷
- 春秋以時詠蘭桂,俯仰之間識橋梓。 -- 出自明·周永年·又和題(一首)
- 新秋望鄉處,無奈白云迷。 -- 出自明·周玉如·夢還京
- 方秋禾黍成,芃芃各生遂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捕蝗詩示尚書郭敦
- 高秋正遇曉霜清,分明若向豐山聽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瀟湘八景畫·煙寺晚鐘
- 新秋涼露濕荷叢,不斷清香逐曉風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四景
- 天秋木葉下,月冷莎雞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思
- 中秋誰與共孤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江月·世事一場大夢
- 先秋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雙荷葉/憶秦娥
- 新秋入梧葉,風雨驚洞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感舊詩(并引)
- 千秋萬歲名,寂寞身后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夢李白二首·其二
- 清秋幕府井梧寒,獨宿江城蠟炬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宿府
- 千秋滄海南,名系朱鳥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
- 深秋絕塞誰相憶,木葉蕭蕭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采桑子 九日
- 深秋簾幕千家雨,落日樓臺一笛風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宣州開元寺水閣,閣下宛溪,夾溪居人
- 千秋釣舸歌明月,萬里沙鷗弄夕陽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西江懷古
- 杪秋霜露重,晨起行幽谷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秋曉行南谷經荒村
- 天秋日正中,水碧無塵埃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
- 喜秋成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拂霓裳·喜秋成
- 起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望仙門·紫薇枝上露華濃
- 麥秋載萬箱,蠶老簇千箔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四木葉山
- 經秋臥病聞斤響,此日登臨負酒船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績溪二詠其一豁然亭
- 新秋風月正涼天,空館相看學坐禪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試院唱酬十一首其一戲呈試官呂防
- 中秋誰在此,明月滿城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一白鷺亭
- 今秋似去秋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付金釵/更漏子
- 望秋月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八詠詩 登臺望秋月
- 帶秋風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八詠詩 登臺望秋月
- 千秋萬古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 乙丑歲赴試并州,道逢捕雁者云,今
- 春秋遞來過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·之卅八
- 天秋月又滿,城闕夜千重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江鄉故人偶集客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