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涼秋同出郭,勝日共尋山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葉子山右史父宣義挽章二首
- 春秋思報本,忠孝原有祠。 -- 出自宋·羅仲舒·蘆葦江八詠·祠堂議禮
- 中秋有約竟須歸,未到家時月已隨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四安道中所見
- 春秋為喜一經在,兄弟誰知異姓同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送李際可婺源學錄
- 未秋早覺凋蒲柳,已老安能種豫章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王梅泉生日惠詩次韻答之
- 春秋嚴報祈,夜鼓紛逢逢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挽張南軒先生八首
- 今秋合穟禾,來春兩岐麥。 -- 出自宋·錢聞詩·二雙蓮
- 中秋愛親友,欲別有勝愁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秋夜
- 經秋不脫無多樹,近月能明有幾星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白露日獨立
- 中秋八月朔,人在竹之西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壽竹西
- 三秋猶解強顏紅,絕好清晨風露中。 -- 出自宋·邵清甫·芙蓉
- 去秋少城役,與公同試闈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愛民堂為涪陵盧使君題
- 春秋尚復九世讎,和議于今六十秋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又代上張帥太尉
- 高秋伴搖落,早發若為情。 -- 出自宋·師嚴·公安早發
- 高秋鼓角壯,慘澹傷精魂。 -- 出自宋·師嚴·大閱
- 深秋風露豆苗肥,一粒才貪觸禍機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黃雀餉師渾甫家仲安
- 春秋自與易表里,九師三傳俱亡羊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樓尚書
- 春秋祭血神如在,一夜行舟挽到明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過曹娥江
- 深秋簾外千家雨,落日樓前一笛風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中秋令節,升堂指月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三秋月冷半山云,來謁維摩必有因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巖·送僧見孟侍郎
- 中秋當此夜,漫漫黑漫漫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八首
- 中秋月似鸞臺鏡,贏得多才一首詩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八首
- 清秋夜冷波心月,誰問安禪友亦稀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六首
- 察秋毫處暗昏昏,透險崖中平坦坦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前秋登閣晚,吟次見晴云。 -- 出自宋·釋惟鳳·寄登封宰韓殿丞
- 望秋三日雨滂滂,庶物浡然俱阜昌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夏暑正隆望秋得雨風賦長句
- 九秋禾正熟,三日雨滂沱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稻熟而遭巨浸以詩傷之
- 去秋同聽梧桐落,今日獨看鴻雁來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寄瑞天蘊
- 仲秋八月旦,庭戶入新涼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機·偈三首
- 前秋賞明月,況對謝玄暉。 -- 出自宋·釋行肇·送蒲奉禮之鄞江
- 仲秋漸涼,蒲團放穩長連床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山秋而癯,水秋而凈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水秋而清,月寒而明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報愿慧長老寫師像求贊
- 心秋霽月夜相照,鬢雪溫風吹不消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寄石湫童知縣
- 涼秋月兔流魂瑩,湛水云龍蛻骨陳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智首座還鄉
- 沒秋毫人情,有萬千無狀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吳提弄請贊
- 九秋波浪沙鷗狎,萬古功名釣艇高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和西湖即席二首
- 九秋萬里云頭路,半夜千峰頂上人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明月堂
- 千秋紙上塵,萬事空中影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游翠巖六首
- 悲秋仍送遠,懷古更登高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九日
- 清秋欲近先開眼,小雨才鳴急點頭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蓼花
- 千秋萬古梅花樹,直到咸平媽受知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題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圖
- 窮秋向搖落,霜菊摘盈把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石臺紀游
- 歌秋風兮歌國風,問知音兮問豪杰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秋風歌上游丞相及臺諫
- 春秋萬古一權衡,筆削昭然揭日星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賜馬廷鸞四首
- 春秋三秀,晝夜五色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正月一日皇帝御大慶殿受文武百僚朝賀行上壽
- 三秋霜氣先時至,萬里鄉心半夜驚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見寄
- 首秋初望斂階蓂,侍宴千官拱大庭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坤成節集英殿宴教坊口號
- 橫秋老氣逸,軼材那紲羈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靈巖寺偃松一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