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季秋惟末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答趙景猷
- 素秋授終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答趙景猷
- 春秋逴逴而日高兮,然惆悵而自悲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高秋一放脫鞲去,看法飛騰亦有神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酬李芋仙二首
- 清秋未合結繁陰,深戶何從灑飛雪。 -- 出自宋·畢士安·楊照承議蘆雁枕屏
- 清秋獨倚危闌立,身在琉璃世界中。 -- 出自宋·畢田·凝碧亭
- 春秋兩字誅千古,不用當年磔操丕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諸葛孔明八首
- 千秋萬古定于一,豈有乾坤屬虎狼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戰國
- 九秋強半,不寒不暖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去秋雙峨摧,今夏芝巖墜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深秋云物冷,經雨斗添寒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清秋寂靜華堂深,聽之令我思沈吟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中秋八月祥風遍,慢上東輪云游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中秋旱直至臘月,憂煩情緒不堪說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中秋夜,圓轉魄,東升慢上露先濕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春秋以來有師承,博約之外無宗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參政瞿公之孫東廣機宜德遠惠收若詩以能問于
- 孟秋俄及晦,甲夜偶成晴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七月晦日夜坐
- 窮秋余夏蒸,初臘借春暖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五羊食荔枝龍眼
- 春秋一中和,異者向與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次典巖老贈昭袒韻
- 春秋多寡弟兄是,朝暮往還賓主誰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壬戌仲春隆慶因老留上藍與璉老往還余續至相
- 千秋只有無情月,遍照松楸處處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悼彥昭
- 春秋無極,享奏存存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光大舞
- 春秋孝獻,回復此都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景云舞
- 千秋萬祀,永荷昭蘇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后唐宗廟樂舞辭·永平舞
- 三秋陌上早霜飛,羽獵平田淺草齊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排遍第一
- 三秋大漠冷溪山,八月嚴霜變草顏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入破第三
- 高秋猶在天南畔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醉落魄/一斛珠
- 既秋煙蘿疏,欲雨風竹亂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虎丘次清遠道士詩韻
- 江秋雨鳴瀨,海曙霞發嶠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衍師見贈
- 千秋誰解錮南山,世運興亡覆掌間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穆陵行
- 延秋門上烏啼霜,羯奴曉登天子床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謁張中丞廟
- 千秋歡樂長如此,妾身得向君前死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白頠詞(二首)
- 春秋古稱鄶子國,溱洧水活魴魚幹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余新鄭(即余堯臣也。可補余傳之闕)
- 去秋今復號新秋,要使新愁入舊愁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七月一日作
- 九秋自與物情樂,一日須教我輩閑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即事呈德麟
- 春秋書滿架,整整莫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贈童子蚍蜉
- 清秋九日至,晚菊兩三開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二十一兄季北九日韻
- 春秋二百年,幣交幾君臣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謝劉純父惠木綿布
- 防秋威孤壘,乘月上高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
- 一秋藥裹相料理,百歲書窗幾暗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病中九首
- 弈秋局已翻新勢,王會圖應復舊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即事四首
- 一秋窗下少書聲,目眚纏綿久未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目眚
- 初秋風露變,偶出憩莊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宿莊家二首
- 春秋筆絕經誰續,光岳氣分材少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史稿
- 仲秋鳩僝迄窮冬,矩麗依稀似蔡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竹溪中書重修縣橘二首
- 新秋一雨洗林關,晚色清澄滿望間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新秋
- 迎秋月色新,佳香滿晴宿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隱居山中作
- 中秋五日玉宇澄,非煙非霧朝盈庭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壽曾漕
- 中秋一杯酒,定與故人持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聞冠退欲還柳州寄柳守常子正
- 麥秋氣清和,槐夏日陰翳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