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2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秋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但秋衾夢(mèng)淺,云閑曲遠(yuǎn),薄命同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夜飛鵲/夜飛鵲慢
- 見秋原如掌,槍刀突出,星馳鐵騎,陣勢(shì)縱橫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沁園春 張路分秋閱
- 九秋草木嵐煙濕,萬里山川海氣浮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登凌云高處
- 橫秋閣上晚風(fēng)勻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
- 甚秋聲、今夜偏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南樓令/唐多令
- 三秋正中夜當(dāng)午,佳期不擬姮娥誤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中秋不見月
- 殘秋莫坐空堂夜,二十五聲點(diǎn)點(diǎn)長(zhǎng)。 -- 出自明·景翩翩·夜坐
- 悲秋剩有桓宣武,雪涕重經(jīng)戰(zhàn)鳥山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過戰(zhàn)鳥山
- 九秋是式,百谷斯盈。 -- 出自唐·武則天·唐明堂樂章·商音
- 季秋天地閑,萬物生意足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琴曲歌辭·蔡氏五弄·秋思二首
- 高秋夜分后,遠(yuǎn)客雁來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秋夜
- 麥秋今欲至,君聽兩岐歌。 -- 出自唐·包何·和孟虔州閑齋即事
- 早秋須命駕,荷葉露華濃。 -- 出自唐·朱長(zhǎng)文·再和
- 鞞秋千右奉}窮華妙,龍熊辨等差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刀
- 清秋泉石無多地,殘日樓臺(tái)有幾家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江城秋思
- 乘秋一剪剝,碧葉始竦竦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晏相公觸事成詠四首
- 窮秋過舊許,整駕一來覯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奉寄汝守仲儀舅
- 新秋草樹輕涼外,落日帆檣遠(yuǎn)思中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之雍丘舟中奉寄少述處士明叔公緼
- 高秋水木變清光,荷葉乾枯{左禾右罷}稏黃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湖上飲
- 春秋不記幾千年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浣溪沙
- 中秋明月故人心,悲歡離合古猶今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浣溪沙
- 清秋夜寂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醉落魄/一斛珠
- 春秋此堂上,拜起共祭祀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舉子
- 三秋病消瘦,吾興入柴桑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感秋
- 清秋送卓茂,目斷馬蕭蕭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送陳永康昌年
- 此秋來、荻花楓葉,令人凄惋。 -- 出自宋·葛長(zhǎng)庚·賀新郎·一別蓬萊館
- 怕秋崖、苔荒詩(shī)屋,云侵山屐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賀新涼/賀新郎
- 稚秋太君子,斂避不敢對(duì)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秋熱
- 麥秋天氣半明暗,蠶月人家忌往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宿芙蓉驛
- 立秋五十日,殊未涼風(fēng)至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夜聞?dòng)暧谜\(chéng)齋新涼韻
- 春秋獲麟夫子沒,木草不自醫(yī)神農(nóng)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元日立春
- 中秋明日是,雨色半蒼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羅制干投贈(zèng)
- 三秋異鄉(xiāng)節(jié),一紙故人書。 -- 出自唐·白行簡(jiǎn)·李都尉重陽(yáng)日得蘇屬國(guó)書
- 早秋仍燕舞,深夜更鼉鳴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苦雨
- 清秋青且翠,冬到凍都凋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句
- 防秋嫌壘近,入塞必身先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狄尚書鎮(zhèn)太原
- 窮秋雨蕭條,但見墻垣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金州西園九首·垣竹
- 新秋月滿南溪里,引客乘船處處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前吏部韓侍郎夜泛南溪
- 昨秋今復(fù)春,役役是非身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山中友人
- 傷秋各有日,千可念因循。 -- 出自唐·項(xiàng)斯·聞蟬
- 海秋蠻樹黑,嶺夜瘴禽飛。 -- 出自唐·項(xiàng)斯·送歐陽(yáng)袞歸閩中
- 防秋故鄉(xiāng)卒,暫喜語音同。 -- 出自唐·項(xiàng)斯·邊游
- 待秋風(fēng)、冷透根株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恨歡遲 以上五首見西游記卷上
- 千秋歲,望壽星光彩,長(zhǎng)照南州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十二月十四日為平章呂公壽
- 點(diǎn)秋江白鷺沙鷗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雙調(diào)】沉醉東風(fēng) 漁夫
- 千秋許我留真氣,百事催人到夕陽(yáng)。 -- 出自清·張問陶·觀我四首 死
- 千秋形勝因循覽,萬古興亡取次覘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望長(zhǎng)城作
- 去秋書千言,短李為我致,坐客睹欲奪,我怒幾色市;比復(fù)憑羅隱,寄五十六字,把之不忍釋,浹旬同臥起。 -- 出自清·梁?jiǎn)⒊ぜ内w堯生侍御以詩(shī)代書
- 春秋足耀兵。 -- 出自魏晉·曹叡·苦寒行
- 擬秋厲節(jié)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答趙景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