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陽光坐弄春蕩榾,灘饗臥聽秋推篷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鄞江漁者歌贈陳仲謙
- 趙玉刻就箜篌柱,蜀繪裂作秋千索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碧云寺月出贈朱十六短歌
- 銅仙淚泣風凄凄,瑤階土蝕秋蟲悲。 -- 出自明·魏驥·題趙松雪小像
- 眼空瑤海一萬里,山光不動秋陰陰。 -- 出自明·文質·白云海
- 請從劍下化香魂,花枝肯傍秋風主。 -- 出自明·吳鼎芳·虞美人
- 遠山近山翠浪傾,愛此萬疊秋初晴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許道寧秋山暮靄圖
- 歸來著書修藥裹,竹房閑把秋云鎖。 -- 出自明·謝常·讀醫士王立方瘦老子傳求歌賦此
- 西風吹鬢颼颼,景色渾如去秋。 -- 出自明·徐庸·應轉詞
- 池蓮粉落夜有聲,井悟葉下秋無影。 -- 出自明·許妹氏·四時歌·秋歌
- 夜則慣挨江鷺眠,籬橫萬朵秋峰邊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漁父歌
- 小兒落水大兒叫,舉頭一片秋江明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漁父歌
- 城頭落月照皇都,萬家漠漠秋煙孤。 -- 出自明·楊承鯤·薊門行贈張伯誨將軍
- 平湖百丈天如水,露滴藕花秋夢長。 -- 出自明·楊承鯤·憶事二首
- 縞衣黃冠七尺軀,修眉朗照秋水珠。 -- 出自明·楊承鯤·題戴進山水抱琴圖歌
- 藤蘿抱石門自牢,茅屋誰怕秋風高。 -- 出自明·葉子奇·石門茅屋
- 觀吳風,歌至德,季子祠前照秋色。 -- 出自明·殷奎·賦季子祠
- 天廄名馬不易得,鳳臆龍鬐秋兔色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天廄神兔歌
- 昨夜梨云入夢香,腰肢舞困秋千索。 -- 出自明·張泰·傷春曲
- 霜寒露白心更切,況此飄飄秋葉黃。 -- 出自明·鄭作·送五兄
- 月出山疑欲雪,夜涼天易成秋。 -- 出自明·周鼎·雜興(三首)
- 呼天走馬指千里,刺龍血濺秋杯水。 -- 出自明·周玄·揭天謠(九首)
- 《易》、《書》、《詩》、《春秋》,辭簡義亦煥。 -- 出自明·周子諒·讀子書作
- 白筼新時白若霜,象床開合秋水光。 -- 出自明·周子諒·白筼詞
- 夢回窗掩銀釭冷,蟋蟀聲中秋夜長。 -- 出自明·朱讓栩·擬古宮詞一百首
- 上林苑西重陰垂,漢家馬乳秋累累。 -- 出自明·朱曰藩·燕薁引
- 五歷星霜復相見,霜須蕭蕭秋滿面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太液池送黃淮辭政
- 乍明乍晦景萬變,想當夏盡秋初處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王右丞山水真跡歌
- 銀塘露冷芙蓉老,錦鴛怨入秋風寒。 -- 出自明·鄒亮·梧桐仕女圖為錢孟實題
- 可惜腰間玉轆轤,光芒猶見秋煙白。 -- 出自明·左國璣·別南塘子
- 腰間錦帶解龍泉,手持素扇秋月圓。 -- 出自明·左國璣·送鄭冠玉
- 白酒新熟山中歸,黃雞啄黍秋正肥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南陵別兒童入京
- 覺來落筆不經意,神妙獨到秋毫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曩於長安陳漢卿家,見吳道子畫佛,碎爛可
- 獨將詩句擬鮑謝,涉江共采秋江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百步洪二首(并敘)
- 潯陽江頭夜送客,楓葉荻花秋瑟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琵琶行
- 東船西舫悄無言,唯見江心秋月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琵琶行
- 荷葉生時春恨生,荷葉枯時秋恨成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暮秋獨游曲江
- 衣帶無情有寬窄,春煙自碧秋霜白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燕臺四首·春
- 便人間天上,塵緣未斷,春花秋葉,觸緒還傷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沁園春·丁巳重陽前三日
- 提出西方白帝驚,嗷嗷鬼母秋郊哭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春坊正字劍子歌
- 淚眼問花花不語,亂紅飛過秋千去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蝶戀花·庭院深深深幾許
- 胡瓶落膊紫薄汗,碎葉城西秋月團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從軍行七首
- 暗柳蕭蕭,飛星冉冉,夜久知秋信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湘月/念奴嬌
- 金粟如來瘦如臘,坐上文殊秋月圓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四楊惠之塑維摩像
- 臺高百尺臨平川,山中放火秋草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襄陽古樂府二首·野鷹來
- 三千年事殘鴉外,無言倦憑秋樹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齊天樂 與馮深居登禹陵
- 當年不肯嫁春風,無端卻被秋風誤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芳心苦/踏莎行
- 繁霜盡是心頭血,灑向千峰秋葉丹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望闕臺
- 嶺猿群宿夜山靜,沙鳥獨飛秋水涼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韶州驛樓宴罷
- 一聲山鳥曙云外,萬點水螢秋草中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自楞伽寺晨起泛舟,道中有懷
- 晴野鷺鷥飛一只,水葓花發秋江碧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天仙子·晴野鷺鷥飛一只